在很多人都非常憧憬的马尔代夫沃木里岛上有一家叫做瑞吉酒店的奢华酒店,这家酒店在2016年开业的时候就被列入到了世界顶级奢华酒店的前五名,拥有着1540平方米的很大面积,其房价高达25000美金一夜晚。2017年王思聪在这家酒店度过了他的生日,同时也带动着让这家酒店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但是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家瑞吉酒店也被称之为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别墅。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是瑞吉酒店的创始人,也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更是泰坦尼克号上遇难最著名的四位名人之一,他和当时已经怀孕的妻子搭乘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悲剧发生后,妻子和其他妇孺一起搭上了救生艇,他则选择留在甲板上。
船沉没后,人们在打捞沉船时发现了他的尸体,这时只能凭借外套上的名字首字母和他口袋里的手表进行辨认了。
当作当时的首富,阿斯特账户里的钱据说能买下三艘泰坦尼克号,而他本人也是泰坦尼克号的投资人之一,但是他并没有享受任何特权,反而是和船一起沉没了,这是为何呢??

1、传奇家族---阿斯特家族
阿斯特家族的创始人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出生于一个屠夫家庭,1784年他从英国移居美国寻找机会,1785年他和妻子用后者带来的嫁妆300美金开始投资毛皮生意,因为优秀的商业头脑和大胆的决策而赚到了大量的资金,1800年,阿斯特创立美国皮毛公司,赚足25万美金。
同时,他在纽约购入大量无用的房地产,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他觉得,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要用这些农田做什么,但是纽约早晚会成为一个商业蓬勃进展的大城市,现在投资房产是正确的。
事实证明这位大胆的商人是极其明智的,在他购入房产的时候,纽约还只是一个乡村城镇,但是这个小城镇以每十年人口翻倍的速度成长着,不断地向欧洲城市的水平靠拢。
到1848年阿斯特去世时,他已经是拥有2500万美金地产的大亨,被人们称为“纽约的地主”,帆叶网,而这位地主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买下整个曼哈顿。
这位家族的首位族长开创了两个美国古代上的第一:第一位拥有百万的美国富豪,第一位创立家族信托的人。
老阿斯特不仅仅是开创了一个家族的辉煌,并且为子孙后代规划了明确的未来,家族的第二代传人小阿斯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并没有将地产变卖出去而是持续保有,这个主要的举措使得家族的财富得以累积下来。
他不仅在遗嘱中明确且具体地规划了下一代的财富,而且创立了独特的信托管理办法,由六位管理人共同监督留给儿子的遗产。
阿斯特家族在阿斯特四世的时代进展到了顶峰。

2、开创自己的事业
阿斯特四世出生于1864年,家族的事业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家族熏陶,与老阿斯特不同,这位阿斯特四世精通文学、艺术、建筑等多门学科,兴趣广泛,乐于探险。
他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写过科幻小说《他星之旅》,至今还受到读者的欢迎。他还是优秀的发明家,获得过包括自行车闸、涡轮引擎等在内的多项专利。
也许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有着不输于曾祖父的优秀商业眼光,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耽于享受富裕的家庭给他带来的好处,他思考的更多的是怎么将家族产业继续发扬光大。
1897年,阿斯特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瑞吉酒店。该酒店不仅在整体外观和整个内设上极尽奢华和高雅,并且开创了一种美国酒店所没有的管理经营模式。
比如,他引进了“管家”这个概念,管家会为客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小到订剧院门票大到规划旅游行程详情,他们会一一为住客提供最优质贴心的服务。
另外,瑞吉酒店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既可以提供拿破仑时期流行的马刀开香槟的仪式,又能提供当时风靡一时的一种叫做“血腥玛丽”的鸡尾酒,现在的人当然对这种酒肯定不陌生了,但是在当时这种酒的配方纷杂无序,最终是由瑞吉酒店的配方为准才定下了调配这种鸡尾酒的最后方式。
来瑞吉酒店住宿的人大多对他们新奇的模式感到好奇,但最终留下他们的却是酒店的核心:以客户为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阿斯特开创了各种各样的房型以满足各种上流社会人士前来度假或者公干,这在当时还是一种很新颖的做法。一直到今天,瑞吉酒店仍然是顶级奢华酒店的代表。

3、海上遇难,他只对妻子留下一句“I love you”
1909年,阿斯特四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掀起了社会上的轩然大波。
1911年,他娶了比他小29岁的女孩玛德琳.弗斯为妻,这位新嫁妇只有18岁,只比阿斯特的长子大一岁。这件事情在当时被上流社会所议论不休,他只能带着新婚妻子以在欧洲各国旅游为名,暂时离开了美国。1912年,玛德琳发现自己怀孕了,她认为不论怎么要回到美国生产,于是两人预备搭乘刚刚落成的泰坦尼克号回美国。
不幸的是,1912年4月12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起初乘客们还比较镇定,他们犹疑着要不要听船员的指挥坐上看上去不太可靠的救生艇离船。大部分人觉得泰坦尼克号是不可能沉没的,他们还寄望船被修好,带他们回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变得严峻起来。经过设计师托马斯.
安德鲁的精心计算,这艘偌大的船将在1.5-2小时内沉入海底。到13日凌晨的时候,船员已经做好了释放救生艇的准备,但是船上有2224人,而救生舱只够1178人乘坐。
阿斯特并没有特别慌张,在海难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宽慰妻子。到了半夜开始释放救生艇的时候,他将妻子和仆人送上了四号救生艇,并询问自己是否可以上船陪伴身体虚弱的妻子,但是在得到要先让所有的妇孺都上船后才干让男人上船的答复后,他平静的接受了。
他告别了妻子,只对她说了一句“我爱你”。有人最终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右舷与一位美国小说家抽着烟。半个小时后,泰坦尼克号彻底地沉入了海底,阿斯特四世和1500余人没能登上救生艇的乘客成为了它的陪葬品。
在这些人中,有富人、有穷人、有船长、有船员、有商人、有工人,死亡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没什么不同。
在这个考验人性的时刻,虽然船长下令让妇孺先走,但是从后来的救援报告中可以看到,当时得救的人中有一半是男性,而三等舱内的孩子仅有一半获救。
有人高贵的死去,有人卑鄙的活着。阿斯特在最终的关头并没有利用世界首富的身份去得到一席船位,这是人性无法直视的光辉时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到的。
其他人,比如那些战斗到最终一刻的船员,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得救,很多都是淹死在突然爆炸的锅炉房里;还有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另一位富翁古根海姆、梅西百货的创始人施特劳斯---虽然他已经60多岁,应该可以乘坐救生艇,但是他拒绝了---和他的妻子……这些人选择用另外一种绅士的方式面对死亡,至少他们可以有尊严的死去。
白星航运公司的主席梅伊思却选择抛下他的船、他的船员,不顾指挥偷偷地跳上了救生艇,虽然他最终当作生还者回到了故土,原因却被永远的记录,他一生都逃不开对这卑鄙的行为的指责。

4、阿斯特四世的
遗嘱阿斯特四世身后留下1.5亿美元遗产。依照遗嘱,其中7200万美元留给了长子文森特,他还将家族庄园以及私人游艇都留给了文森特。给新婚的妻子玛德琳,他留下了5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只要她不再婚,就可以每年得到50万美元,还可以使用他的两处豪宅,以及从他的豪车中任选一部、从他的爱马中任选5匹使用。另外,他给女儿爱丽丝留下了10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
4个月后,玛德琳生下了一名男婴。4年后,23岁的玛德琳再婚,嫁给了童年好友、银行家迪克,从此失去了对阿斯特家豪宅以及每年50万美元开销的使用权。婚后,玛德琳又生育了两个儿子。1933年,40岁的玛德琳跟迪克离婚,4个月后,她嫁给了一名26岁的意大利拳击手。5年后,两人离婚。又过了两年,47岁的玛德琳因心脏病死在了棕榈滩。

5、小结
诗人叶芝曾经写到:在广袤时刻馈赠的礼品,我不会在晦暗时刻收还。馈赠的礼品我会再度馈赠,因为你可能会来到冬季,但你美貌的白花会永生。
高贵的品质,并不在平静的生活中特别耀眼,但是当危险来临的时刻决不会被高尚的灵魂所背弃。而他们这份伟大的精神,也会为遇到同样问题的人点一盏灯,照亮对的道路。
只顾着自己,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但是贪图一时的利益---哪怕是生命---撑不起人的一辈子,那些找各种借口登上救援船位置的人,他们虽度过了一时的危机,却躲不过一世的懊悔,永远活在人们谴责的目光里,抬不起头来。
如果说生命只有一次才显得可贵,那么高贵的品格常伴左右才干使这一次的生命更加无悔。我们都应该找到自己让自己无悔的生活方式。
袁术四世三公家底丰厚,是什么让他在三国的舞台上早早退幕?
四世三公家底丰厚,是什么让他在的舞台上早早退幕?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末年群雄割据,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这些军阀如一个个退出历史序幕,其中有一个退幕快得令人意外,他就是袁术。袁术跟同样出自汝南,“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是最顶尖的士族,之乱后袁绍去到了渤海做太守,慢慢闯出了一番基业,袁术则自荐为南阳太守。可以说袁术是所有诸侯中起点最高的,他是袁家嫡子,占据的南阳是当时的大郡,又毗邻他的本家汝南,实力可以说是相当的强劲。他又拉拢作为前驱,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短短时间就占据荆州、扬州、豫州、司隶部分地区,带甲数十万成为一方霸主,群雄中实力数他最强但是就是这么强的袁术却过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袁术如此迅速的败光自己如此丰厚的家底呢? 袁术 1、狂妄自大 袁术狂妄自大的性格是由他的出身导致的,作为“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他从小就很骄傲,他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被所有人捧着长大,所以他很骄傲,他确实也有骄傲的资本,像他这种出身的人实在是。这种出身的人走在外面自然受到许多人的巴结,巴结他的人多了时间久了自然会把他的性格养的狂妄自大。然而作为一方诸侯这个性格是致命的,他跟袁绍同样出身袁家,他是嫡出所以他看不起庶出的袁绍,跟袁绍掰了,对于其他人他自然是更看不起了,整天一副第一他第二的样子到处嘚瑟到处树敌,到最后竟然混的都没什么人愿意搭理他,只有依附在他麾下的还算是个盟友,然而孙策的心思并不单纯,这样孤立无援的袁术岂能长久。 袁术 2、治下无方 说到袁术的治下之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为一方诸侯治一方百姓,却不思为百姓造福只知道横征暴敛,为了保证军队的供给他强行搜刮民脂民膏,搞的治下百姓。时逢大旱他治下有官员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本是既能收买人心又能救济百姓的明智之举,他却不分直接斩杀,搞得治下官员无不心惊胆战。还有袁术用人,只听哪些说话符合自己心意人的话,他手下有个叫袁涣的人,袁术经常请教他策略让他给自己建议,但是袁涣给他的策略他都不喜欢,但是袁涣给他的都是站在大义上的策略,袁术不好拒绝,袁术也是厉害了拒绝不了人家就拖着,反正就是不去执行。像这样的人无论是治民还是治臣都一塌糊涂,难怪覆灭的这么快。 袁术 3、目光短浅 说真的袁术的眼光真不是一般的短浅,讨董之战的时候袁术负责联盟军队的粮草, 别人在前线浴血奋战他却为了一己之私在粮草上做手脚,这些可把这些个诸侯都给得罪了,袁术的嘴脸也暴露在大家面前,所以他和袁绍出身相同,甚至比袁绍还要尊贵但投靠袁绍的人要远比袁术多,为一时之私利而失人心,这不是有远见的人能做得出来的。孙坚死后孙策连带孙坚旧部曾依附在袁术麾下,但是并不受袁术重用,这些人可都是久经沙场的良将啊,孙策、、、、等等一大批人才,这些可是帮孙策打下诺大江东的中坚力量,袁术竟然好不在意,被一个毫无作用的玉玺给轻易的交换出去了,可见其只顾眼前利益,目光之短浅,这样的人走不远很正常。 袁术 4、利欲熏心 袁术真的是利欲熏心,得到玉玺后的他有些了,他认为他得到玉玺是上天注定的,他想要称帝。当他对他的臣子提出称帝的时候迎来的是一片反对,开什么玩笑还健在呢,袁术想死他的部下可不想跟他一块死。袁术也是执着,他找了个算命的给自己算有没有皇帝命,算命的知道他的意思哪里敢违背他,只好说他又皇帝命,袁术便以此为由强行称帝。袁术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好所依仗的便是家族“四世三公”的荣誉,而这个荣誉是谁给的?还不是大廷,他这么一搞自己的名头算是毁了,当即就有人背叛他了。真是被利益蒙蔽了心智,汉室虽然衰弱但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没看到想尽办法都要得到天子吗?死皮赖脸也要给自己挣个皇叔的名头,袁术可倒好直接想取而代之,不死等什么。可以说袁术称帝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袁术的衰败。 袁术 5、没有谋主 四世三公的袁术看起来什么都不缺,其实他还缺少一个能够为他制订方略,指点迷津的谋主,像周文王的,得,曹操得,得,刘备得诸葛,这些最终能成大事的人手下都少不了一个智高绝顶见识非凡谋主,袁绍手下还有、呢,而袁术手下有什么人?也就阎象和杨弘能撑撑场面了,而且这两个人也就称得上称职罢了,并没有奇谋和特别突出的能力,这样的袁术怎么能对抗的过其他的诸侯。 袁术 袁术其实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傻孩子,没有能力偏偏又眼高于顶,手上明明有一副好牌,他却把牌打的稀烂,能够如此迅速的把自己这么丰厚的家底给败光在历史上也是排得上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曾国藩遗嘱四句话:告诫子孙不要当兵或做官
晚清重臣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一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败家子”,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 《·曾国藩传》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之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大师”,事业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梁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网络配图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曾国藩遗嘱大意如下: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网络配图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一般的人生下来,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体,我和民间万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谋求私利,而对百姓不知道宽仁,对万物不知道爱护,这是和同出一源道理相违背的。至于高官厚禄,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水火、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为天下人考虑,一定要使自己饥饿,自己陷于水火之中,把民贼强盗不被擒获视为自己的过失。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有利于天下,都是极俭朴以修身、极勤劳以救百姓的实例。所以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网络配图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倘若曾国藩九泉有知,也定会捻须颔首微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