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宋朝榜下捉婿是什么样的?73岁的老者都不放过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还不知道:宋朝文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宋代文人有多牛?“榜下捉婿”婚配奇葩,连73岁古稀老者也不放过?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洛曾这样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越宋之世。”小编深以为然。

  诚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星光璀璨的朝代,它传承了唐代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无论从经济、文化、军事、Z治与科技等方面都很繁盛。

  有唐在前,宋代文化更是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趣味十足的“榜下捉婿”就是宋朝的一种奇葩婚配奇观。可见宋朝文人地位很高,宋朝人们对文人十分尊崇。

  在曾经的热播剧《知否》中,盛明兰的哥哥盛家长子盛长柏考中进士,在放榜当日就被一群叔叔伯伯们围着,要抢回去当女婿,后来顾廷烨一顿吆喝,才把他们赶跑。

image.png

  这就是宋朝最为流行的“榜下捉婿”。

  在放榜当日,各地富豪士绅都会全家出动到榜下蹲点,一看哪位公子中了,就蜂拥而上抢人,那场景就跟打劫似的,热闹非凡又十分有趣,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此就被人们戏称为“捉婿”。

  宋代有一位新及第的青年,仪表堂堂,举止非凡,被一权贵之家看中。放榜那天这家人派出10多个家丁硬将他簇拥进了家,青年一己之力无法躲避,只得被裹挟前往。

  很快,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人就来到青年的面前,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我膝下有一女,美貌可人,温柔贤淑,愿嫁与公子为妻,可否?”

  哪知青年深深鞠了一躬说:“我出身寒门,怎能高攀?如果难娶得令爱,确实是幸事。但需得等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一下再说,可好?”

  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估计连捉婿者自己也没想到,如此青年才俊竟然是早婚,真是太可惜了。而青年“与妻商量”的高情商应答更令“榜下捉婿”的婚配奇观趣味性十足,令人捧腹不已。

  而这样的笑话也是层出不穷~

  还有一个人叫韩南,刚考中进士,就有媒人来提亲了,全然不顾他已是73岁的古稀老者。韩南只得苦笑地对媒人作了一首有趣的诗:“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韩南这首诗充满辛酸且不乏幽默,“老来方得一青衫”“四十年前三十三”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一个73岁的古稀老者,放在现代也算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但在宋代一旦考取了功名,仍会有媒婆提亲,可见人们对文人有多尊崇,连古稀老者也不放过。

  在宋代,“榜下捉婿”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宋人记载里对这一奇观就多有涉及,一些豪门富户或权贵之家为攀上新科进士,往往不惜重金,这也就能理解那时的人为何要寒窗苦读了。

image.png

  对此,北宋地理学家朱彧在《萍州可谈》卷一中曾经记载: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铒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在宋代,千余缗(音民)就是一千多串铜钱,而一串就是一千文,1000文铜钱=10贯铜钱=10两白银=一两黄金,即千余缗相当于千余两黄金,确实很豪横。

  当然,“榜下捉婿”不仅限于民间,在宋朝高官中也是比比皆是,北宋宰相王旦、寇准都干过“捉婿”之事。在宋真宗时期,有一个河北人叫范令孙,在他荣登甲科时,当时的宰相王旦就把他“捉”为了女婿,能当宰相之婿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还有一位新科进士叫作高清,才华与品学平平,但宰相寇准还是“捉”他做了自己的侄女婿。而在他的侄女去世之后,另一位宰相李沆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续弦。高清这样的幸运儿,人生真的太美好了,因而被世人戏称为“天子门生宰相婿”。

  在宋高宗时期,“北宋六贼”之一的蔡京还在“榜下捉婿”中受过挫,他想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傅察,但傅察是正直之人,当场拒绝了蔡京,令蔡京很是老火。

  在宋仁宗时期,宠冠后宫的张贵妃的叔父看中了刚及第的冯京,想把冯京捉到家中嫁女儿给他,还说是奉旨成婚,又摆出了十分丰厚的嫁妆,但冯京却是笑着拒绝了。

  宋朝“榜下捉婿”的婚配奇观不胜枚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编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与大家分享一下。

image.png

  一、宋太祖曾定下“不杀士太夫”国策

  在君臣关系紧张的古代社会,唯宋代皇帝不能一人独断,做什么决定都要与官员商量,官员直言敢谏也不会受到惩罚。赵匡胤性格温和,与士大夫关系和谐,而惧武人。

  由此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及“崇文抑武”的国策,宋朝历任统治者也都如此执行。所以无论从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宋代都是文人士大夫如鱼得水的一个时代。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好些都出身寒门,但他们凭靠个人努力奋斗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对寒门子弟“学而优则仕”的最好诠释!

  在“士、农、工、商”的社会基本结构中,“士”显然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始终只有读书人才有机会到朝堂做官,才能接近权力的中心,当时文人地位很高,难怪在《知否》中盛墨兰还说:“文官清流总比顾侯一介武夫强多了。”

  宋代大文豪苏轼,才华横溢、直言敢谏,但因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下狱103天,险遭杀身之祸,幸而因宋太祖早年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留住一命。

  总之,宋代是文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朝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是宋朝人,宋词还艳压群芳,中国历史的词人(李清照、柳永、晏几道、辛弃疾、李煜等),宋朝人压轴;还有朱熹、周敦颐等儒学的集大成者等。

  宋朝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朝代,就连现代的很多文人学者们都很向往宋朝。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和散文家余秋雨就从不掩饰对宋朝的溢美之辞,余秋雨曾坦言:“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image.png

  (宋太祖剧照)

  二、宋代文官官俸高,赏赐重,地位高。

  宋代的文官俸禄高,接受到的赏赐也重,同时还可以荫及家人,并享受特权。就连宋真宗都在诗里说:

  安家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诗的后半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都很熟悉,原来是因此而来的。

  宋代文官的俸禄有多高?在《清平乐》里,范仲淹被罢官后,曾与晏殊有一番谈话,他提到过自己的俸禄:“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禄却有三十万钱......我如不尽责,无功而食,与天之螟、民之螣有何分别?”

  30万钱究竟是什么概念?宋朝1000钱等于1贯,1贯约为1两银。也就是说范仲淹一年工资约有300两银子,而普通人家最多就几十两银。人口5万以上的大县,县令工资20两,不满5000户的10两。一两银子在宋朝相当于300到500元人民币,有的说还更高,大家可算算。

  宋朝不仅对官员体贴入微,还对官员家属照顾得无微不至,官员到地方任职,家属赡养费、米面肉等生活用品,一律由国家承担,如此让在职官员没有后顾之忧。

  宋诗中还提到:“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后两句被我们改成了“达而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将读书博取功名揭示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宋仁宗剧照)

  三、宋代科举制度最完备、最完善。

  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发展最完备、也最完善的朝代,宋朝科考也是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而在科考中胜出者往往能名利双收、待遇丰厚。如此“学而优则仕”成为很多文人的人生终极目标而前赴后继,且乐此不疲。

  在宋代,只要进五甲内就可以直接授官;而在唐代还需要考试合格才可担任官职。宋代官员科举出身的占绝对优势,在南宋评价一个家族兴盛与否,主要就是看家族中几人登科、几个女子嫁给士大夫。

  而“金榜题名者”往往成为富豪之家、权贵之家最佳女婿的首选,因而屡屡上演“榜下捉婿”的喜剧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便到了现代,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等也都很受女方家庭的青睐。

  所以,宋代是中国古文化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文人士大夫如鱼得水的时代。只是宋代以后,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创造力每况愈下,人才凋零,一代不如一代。

宋朝三元及第的冯京有哪些奇闻异事?他是怎么样一个人

“解元”、“会元”、“状元”,“”,或曰“三元及第”,这是千古多少莘莘学人穷毕生之夙愿。自以来,历朝历代“连中三元”的大概有十三人,一说是十四人,似乎尚无确切定论。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有:“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文中所及,冯京即江夏郡人;商辂则系明代状元。 冯京者,字当世。这位曾给讲过“羽衣仙女”故事的大才子,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从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斩将,独占鳌头,连中三元,确实是气冲牛斗。 冯京高中状元后,曾出任、知州、知府,历事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官至保宁军节度使、太子少师、(副相)。 冯京前,曾发生过不少奇闻趣事。 传说冯京之父曾经商,壮年无子。其妻授以白金数笏,嘱其买妾。冯父在京师买得一妾,当了解到该妾之父本朝廷命官,因纲运欠折,鬻女以为赔偿之计时,十分同情,不忍侵犯,遣还其父,并不索钱。回家后,将此事告诉其妻,妻说:“君用心如此,何患无子?” 不久,妻果然有孕。临产前,邻居们皆梦见鼓吹喧阗迎状元,冯京乃出生,后果中状元。 冯京未显贵时,久居武昌,纵酒不羁。一夕,醉卧郊外溪边。有一渔夫打鱼归来,困眠舟中。朦胧中,似听见有人呵叱道:“冯侍中在此,安得不避!”渔夫惊起,借着月光在岸边寻觅,看见一人和衣熟睡草丛中,一问,果然。渔夫立即作揖拜见曰:“他日贵显,幸勿忘。”并把梦中情形告诉了冯京,又恭恭敬敬地请冯京到船上安歇,以避风露。天明后,渔夫用船将冯京送到武昌城中。后来,冯京显贵,派人寻访那艘渔船,不复得见。 冯京早年贪玩,有时深夜不归。一次,被巡夜的街卒拘留,当时,武昌郡守王素极力为其开脱,将其释回。后来,冯京奉使关中,王素正在渭地帅兵,两人见面,酒燕甚欢。冯京作诗赠王素,中有句云:“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思。”意思是说,即使改变了容貌声音(暗指地位身份的改变),我也忘不了当年被街卒拘留之事;即使后来居上(暗指自己此时的地位超过了王素),我也为难以报答你的大恩而惭愧。 后人评论这件事说,一些人年轻时,血气方刚,不拘小节,容或有之。待到贵显之后,按常人言之,提起从前的过错尚不愿听,哪会主动向故人谈及,并写进诗文中去呢?冯京如此不以为讳,“可谓贤矣”。 冯京庆历年间,在武昌应乡试,阅卷官庸谬寡鉴,开始要将冯京黜落,后又要放在最末一名。幸亏监试的礼部官员拆封定卷时,为其鸣不平,极力推荐冯京为第一名,后果然在殿试时一举夺魁。 冯京进京赶考过江时,江面上曾,船几乎被沉没。第二年春天,中状元后,再过大江,却是风微浪稳,舟楫安然。冯京乃题诗江亭云:“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意思是说,江神也那么势利眼,见我高中了,态度也变谦恭了。这两句诗是借取唐人及第后过扬子江诗句,施肩吾原诗曰:“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鱼龙斗闪烁,黑浪高于天。今日步春早,复来经此道。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这首诗哪里是嘲讽江神,实是势利小人的真实写照。 随机文章“海禁令 和“迁海令隋文帝杨坚都有哪些政治举措上海不明飞行物使飞机改航向,悬停半空8分钟后狂追飞机风靡整个大学的床帘现象,大学生陷入人际交流的困扰(自我隔离)万里长城起点和终点在哪,丹东虎山长城是起点/终点是嘉峪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各代皇位都是拼命挣出来的,但宋朝三位帝王都拼命拒绝不坐皇位

自古以来皇位的继承都伴随着血腥与动乱,出生于皇家的每一位子嗣都渴求成为天下之主,不止男人,就连不少女性政治家对皇位都有极其强烈的欲望,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女性掌控朝堂局面。在,第三位就更夸张了,父亲儿子是皇帝不说,连自己的老婆都是皇帝,到后面自己的女儿儿媳都有当皇帝的想法了,不得不说是古代皇帝中奇葩的存在。 皇帝的位置谁都想做,但是在宋朝,却有三位原本不想当皇帝的皇帝被各种原因架上了皇帝的宝座,这究竟是因为什么?让我们见识下这三位“生性淡薄”的皇帝 赵曙是宋朝第五帝,是弟弟濮王的儿子,也是宋朝第一位不想当皇帝的皇帝。宋仁宗久未得子,好不容易生下两个又相继夭折,赵曙因此两次被立为皇储,又两次被废储,不得不说皇权真的很现实。在仁宗病逝前,无子继位的他只好留下遗命让赵曙登基。两度废立的赵曙生怕自己成为皇位更替斗争的牺牲品,屡次拒绝登基,在大臣的再三逼迫下还是以装病来逃避。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找不到继承人的大臣们只好用担架将赵曙抬出,将其推坐龙椅之上,跪拜山呼万岁,才完成登基大典。 即使成为皇帝,赵署依然想要摆脱,在仁宗皇帝的入葬时,还提出要守丧三年让大臣代理军政来逃避,不过遭到所有大臣的反对,只好接受这个“残酷”的结果。不过可能因为心理压力过大,登基不到三天的赵署真的病倒了,后来也仅仅在位五年就驾崩,死时才36岁,看来当皇帝对他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出路。 赵桓。 赵桓是宋朝第九帝,长子。当时北方金军经常南下侵扰,河北沦丧后,宋徽宗害怕自己成为成为“亡国之君”,果断退位,并将皇位传给了。赵桓深知自己只是的角色,自然不肯从命。不过徽宗自然有办法,在金军直逼开封时,看到前方传来的情报,直接气昏过去,并写下皇太子继位诏书,皇帝昏迷不醒,战局需要人来稳定。 无奈之下赵桓被大臣们推上了皇位,没多久徽宗又醒了,赵桓只好捏着鼻子当起了皇帝。不过赵桓的为人处事与徽宗一样优柔寡断,对于政治上不利局面缺乏决断力,因此在赵桓继位两年后,金军攻陷汴京,父子二人皆被俘虏,死在异域。 赵扩是宋朝第十三帝,的次子。赵扩继位时他的父亲宋光宗仍然健在,但是在赵扩爷爷病逝时,继位的光宗以病为由拒绝亲自主持丧礼,被大臣们借机弹劾想要改立赵扩为皇帝。不过赵扩唯恐步其父不孝后尘,为天下唾骂,极力推辞。 但是碍不过权势过重的赵汝愚逼迫,加上太皇太后命人将黄袍强披在其身上,众大臣山呼万岁才接受登基事实。初登基的赵扩还能够招贤纳士,勤政爱民,但是到了后期年老昏庸,无法辩驳奸忠,使得朝堂藏污纳垢,政局混乱。 宋朝出现这么多皇子不愿当皇帝的现象,也侧面说明宋朝皇帝的软弱性吧,在宋朝两代数十位皇帝中,绝大多数都是优柔寡断之辈,对内听信谗言,对外胆小怕事,遇到外敌入侵都是割地求和以保一方安平,所以才会造成宋朝国土越来越小,直到最后灭亡吧。 随机文章东晋的开国和灭国君主各是谁?雌性巨型蜥蜴不需要雄性就能生育下一代,老鼠攻击信天翁,这些动物都经历了什么解读世界十大核潜艇,俄罗斯核潜艇15秒内可击沉任何战舰中国有舰载巡航导弹吗,东海10先进程度超战斧(未证实)外星人屠牛事件,牛羊被残忍屠杀身体器官被摘走/被提取DNA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文人宋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