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如果刘封听了孟达劝告投降曹魏 曹丕最终会怎么对待刘封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还不知道:刘封孟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封如果听从孟达劝告,投降了曹魏,曹丕会对他重赏封侯吗?

  刘封之死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刘封的死,不但让蜀汉损失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也使得不少人看清了刘备冷血的真实面目。这让刘备阵营中的矛盾更加扩大,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刘封在临死之前,曾经悲叹说,恨不用孟子度之言。这是因为孟达曾经给刘封写信劝降。那么,如果刘封依照孟达的劝告,向曹魏投降的话,他会被曹魏封侯吗?

  一、刘封之死。

  刘封的出身并不低微,他本身就是汉朝罗侯的后代,虽然不知道他是否有继承侯爵的资格,但是他出身王侯世家是确切无疑的。因为他是长沙刘氏的外甥,所以也有刘氏的血统。当刘备来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子嗣,就收刘封为养子,带在身边。

  从古代记载来看,刘备收刘封为养子的时候,刘禅还没有出生。刘备是在建安五年来到荆州,刘禅出生于建安十年,等到刘备在建安十七年攻打刘璋的时候,刘封已经二十多岁了。从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推断出,刘封被刘备收为养子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

  刘备当作三国时期的枭雄,他的识人用人的眼光是独到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收刘封为养子,是含有培养为自己继承人的用意的。从这一点来看,刘封是一个智勇双全,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人才。史书上也记述他“有武艺,气力过人”。如果没有刘禅的出生,刘封很可能会在刘备去世后担任蜀汉政权的接班人。

  但是,当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出生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役中,刘封随同荆州的援军入川。他一路上攻无不克,帆叶网,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益州平定后,刘封被封为副军中郎将。不过,在汉中之战后,刘封被刘备派往上庸帮助孟达占领该地,并统帅该地军事镇守,就有一丝耐人寻味的意味。

image.png

  上庸此地并不是一个军队要地,而且地处边陲,与蜀汉的统治中心相距遥远。把刘备的养子刘封派到这里,几乎等同流放一般。从此刘封就被排除出统治的中心,前途十分渺茫。这已经透露出刘备对刘封的态度,既不想让刘封威胁到刘禅的地位,又不想对刘封下手。于是刘备就采取这样的办法,让刘封边缘化,来保全刘封。

  但是,刘封却自己铸成了大错。他对内欺凌孟达,和他发生冲突的时候,竟然夺走了孟达象征荣誉的鼓吹。对外,他不承认关羽假节钺的权力,寻找莫须有的借口,拒不执行关羽下达的增援的要求。这最后造成了孟达的叛逃,关羽的败亡。

  刘封自己也无力抵抗曹军随后的攻击,丢弃上庸逃回了成都。孟达在此前曾经给刘封写信劝降,为他分析利害关系,刘封拒不答应。可当刘封回到成都后,却正如孟达所料,刘封迎来了杀身之祸。诸葛亮以刘封刚猛难制为理由,劝刘备杀死刘封。最后刘备命令刘封自杀,在此之前不相信自己会死的刘封,在临死前才发出了那句悲叹。

  二、刘封如果投降后的待遇及真相。

  我们看刘封逃回成都的结果,就知道他必死无疑。至于说他的死因,无外乎是他的存在对刘禅的地位产生了威胁。刘封的才能要远超刘禅,而这个人又被诸葛亮视为刚猛难制。如果刘备一死,没人能够压制的刘封很可能会造成蜀汉的动乱。为了给刘禅免除后患,刘备才忍痛杀死了刘封。

  因此,刘封在蜀汉阵营中,即便是没有犯什么错误,也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更何况他丢弃了上庸,犯下了过错。《三国志》对刘封的评价就是,他处于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这才是刘封之死的根本真相。

  如果刘封听从了孟达的劝告,投降曹魏,他的处境将好得多。刘封不但不会丢掉性命,相反还会受到曹魏优厚的封赏。至于说,继承罗侯的封邑,甚至被加封更高的封邑也不是不可能的。这重要有以下一些真相造成的。

image.png

  首先,是由刘封的身份地位决定的。刘封投降曹魏,是完全能够得到曹魏君臣的信任的。这是因为刘封本身是刘备的养子,在蜀汉阵营中地位特殊。可以说,刘封是极难投降的,但是一旦他投降,就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如果刘封和蜀汉分道扬镳,他就是蜀汉最大的敌人。不管出于任何真相,刘封再落入蜀汉的手中,他就会被作为最大的叛徒遭到惩罚,只有死路一条。因此,投降过来的刘封,对曹魏的忠诚度甚至超过了曹魏的老臣。曹魏君臣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对刘封委以重任。

  再加上刘封本身就是汉朝罗侯的后裔,曹丕虽然依靠禅让夺取了汉朝的江山,但是他还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的。他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对汉朝的王侯都加以优待。这是因为曹丕认为自己是汉朝合法的继承者,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帝位传承的合法性。刘封当作汉朝正统的封侯继承者,当然也会得到曹丕的优待。

  其次,是出于分化瓦解刘备阵营决定的。出于朝廷更迭的惯例,新政权和老政权的继承者有着极端的仇恨,互相把对方看作死敌。曹魏替代汉朝,自然把刘备的蜀汉政权看作最大的敌人。而刘备则喊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把曹魏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image.png

  因此,曹丕为了给刘备阵营造成危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为此,曹丕在夷陵之战中,拒绝了臣子伐吴的建议,给东吴制造破蜀的机会。像曹丕这样宁可放弃统一天下的机会,也不给刘备一丝可乘之机的人,当然不会放弃刘封这样投降的人,给刘备阵营以沉重打击。

  曹丕对于刘备阵营前来投降的人员,都给予优厚的待遇。比较典型的,前有孟达,后有黄权。这些人员都被曹丕委以重任,封侯升官。这中间的真相除了这些人的才能之外,重要的真相还是曹丕想要利用他们的影响,来对刘备阵营进行分化瓦解。

  刘封当作刘备的养子,他的投降对刘备阵营的影响会更加严重。在一定的范围内,会给刘备阵营造成混乱,在精神上,也会让对刘封十分欣赏的刘备遭受严重的挫伤。如果地位比孟达、黄权还要高的刘封投降曹魏,肯定会受到曹丕的破格封赏。可以预见到,刘封至少也会与孟达、黄权比肩,得到封侯的奖赏。

  最终,是曹丕好大喜功的性格决定的。曹丕这个人的称帝之路十分艰难,他经历了他人不能想象的困苦。由于一代奸雄曹操对曹丕的性格、能力有所疑虑,想另立曹植当作继承人。曹丕在文才上不如曹植,在内心里有着一种深深的自卑感。

  在称帝之后,曹丕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干出众,总喜欢在公众场合公布意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这种好大喜功的性格,让曹丕表现出固执的一面。他往往在与他人讨论时,固执己见,甚至到了强词夺理的地步。

  曹丕在称帝后,特别喜欢他人前来投降的现象。因为在他看来,这表明了他的政权是众望所归,也以此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如果刘封前来投降,曹丕正值刚刚登基的时候,刘封当作刘备的养子,抛弃刘备前来投降,这会让曹丕的登基之路锦上添花。喜出望外的曹丕,当然不会亏待刘封。为此,曹丕肯定会对刘封封侯的。

image.png

  结语:

  刘封之死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他的死暴露出蜀汉政权内部的矛盾,也暴露出政治上血淋淋的残酷性。为了保障刘禅政权的稳定,刘备杀死了原定的继承人刘封,这对蜀汉政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刘封投降了曹魏,会给刘备阵营带来巨大的震撼。由于他在蜀汉政权的地位,会让大家对刘备的权威产生质疑。这将对刘备的威望造成致命的打击,使得蜀汉政权人心浮动,产生混乱。

  刘封如果投降曹魏,正值曹丕登基之时。在这种情况下,曹丕肯定会对刘封大肆封赏。刘封不但能够继承原有的罗侯爵位,还会得到更多的封邑。这是因为曹丕要利用刘封的投降,来为自己造势,并打击刘备政权。但是刘封对刘备忠心耿耿,他拒绝了孟达的劝降,谁知道却自投罗网而送命,悲哉!

刘封为什么没有出兵去救关羽?真相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与孟达并不是因为嫉妒没有出兵救援,而是因为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建安二十四年,于成都自立为汉中王,蜀中人民一片欢呼。同年,关羽率领荆州大军攻打樊城,最初占尽优势,逼得曹魏大将投降,被杀,甚至差一点就让被迫迁了都。只可惜在的据守之下,加上率军牵制,白衣渡江直击关羽后方。在腹背受敌下,关羽接连败退,更在上庸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最终不幸身死。 而当时镇守上庸的两位将领,刘备的义子刘封与将领孟达也因为拒不发兵援助关羽,而被后世。但实际上,孟达与刘封两人当时没有出兵救援关羽,并不是因为与关羽不合,而是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允许。那当时的上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当年刘备夺得汉中后,为扩大领地,他命建武将军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但汉中之战的胜势并没有给曹魏内部带来多大的打击,反而激起了房陵郡自下而上的强烈抵抗。只可惜房陵郡守军太少,纵然太守蒯祺率众人死战到底,依旧抵挡不住蜀汉大军,于是房陵郡被破。 房陵被成功拿下后,孟达又继续进攻上庸。由于上庸守军较多,而上庸太守申耽所在的申家乃上庸的大族,申耽为保自己的私人财产不受损失,自然率军奋力抵抗,一时间,上庸没能攻下。而此时,刘备已经下令,让刘封从汉中乘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因此刘封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刘封与孟达的军队在上庸城下日夜厮杀,申耽见蜀军势大,无法抵挡,而曹魏的援军迟迟不到,为了保证自己家族产业不被战火荼毒,申耽只能出城投降。 虽说申耽就此投降了蜀汉,但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毕竟申耽自归顺曹魏以来,曹操对申家颇厚,不仅没有将上庸城刮地三尺,反而给他加官进爵,因此申耽对曹魏阵营还是十分忠心的,更何况此时被迫投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业不容有失。从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上庸归顺蜀汉的第二年时,上庸城内就发生了叛乱,最终导致上庸又到曹魏手中,从这件事也以看出,申耽当时根本没有真心归顺蜀汉。毕竟当时叛乱的首领虽然不是申耽,但却是申耽的弟弟申仪,而名义上归顺了蜀汉的申耽不但不出面制止,反而在申仪叛乱成功后,兄弟两人一同归顺了曹魏。可怜刘封占领上庸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叛军打得仓皇逃窜,最终回到成都。 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在兵败向上庸求救的时候,刘封与孟达不是不愿意出兵援助,而是条件真的不允许。要知道上庸与曹魏的领地相邻,一旦刘封与孟达出兵救援,分兵少了不起作用,分兵多了,则曹魏阵营很有可能直接出兵来攻,刚刚用战士鲜血换来的重镇就此尽归曹魏。而且在接连攻占房陵与上庸后,刘封与孟达手中的士兵数量也急剧减少,此时要做好防守工作已极为不易,怎么还能分兵给关羽呢? 最为重要的是,此时归顺蜀汉的申耽心在曹魏,他与他的手下根本就不会被刘封与孟达所用。正因为此人的存在,刘封与孟达不得不对他加以提防。而如果刘封下狠心将申耽诛杀,那上庸城绝对会引发巨大的兵变,正因如此,刘封与孟达即便知道申耽有异心,一时间也没办法将他杀死,而正是由于这一次的举棋不定,不仅让关羽命丧东吴之手,也给后来的叛乱留下的重大的隐患。 综上所述,当时关羽兵败被杀,并不能全怪刘封与孟达。而两人当时无法出兵,只能怪申耽反复无常,让刘封与孟达不得不防,最终酿成悲剧。笔者认为,即便当时刘封不顾孟达的阻拦,坚持出兵援助关羽,只怕也无法抵挡关羽兵败的颓势,最终只能牵连刘封也战死沙场。只能说,襄樊一战,关羽在战术上的成功不能掩盖其在战略上的失败,这才最终兵败身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孟达多次另谋新主,他是什么结局?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孟达刀斩是真的吗?多次另谋新主的孟达,结局究竟如何? 徐晃是中排名第三的武将,曾经在威震华夏的时候乘机出兵,大败关羽,因此深受器重,他的死因是镇守边境,威慑东吴以及蜀汉的时候病死,孟达算什么能够与徐晃相提并论,并且什么时候刀斩了徐晃呢?因此刀斩徐晃这件事情肯定是假的。 孟达原本是蜀汉的将领,一直跟着刘封,他认为刘封并没有太大的才能,根本没有真才实学,自己从来不服他,所以二人在上庸驻守的时候,意见一直不合,碍于其是的养子,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自己独掌军权,每个人都是有野心的,孟达自然也不列外。 他一直备受屈辱的在等着自己扬名立万的一天,不过这一天来得比自己心中预料的早了不少,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派人去求刘封帮忙,但刘封自恃功高根本不理睬,对于自己的叔父他居然说出了:败都败了,还有脸回成都吗? 关羽听了这句话,直接就在麦城不走了,因此才会被斩杀。刘备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直接导致刘封被杀,孟达暂领兵权。此时的孟达就有些害怕了,毕竟刘备深究的话,他也是逃脱不了的。所以他就带领着自己手中的大军倒戈魏国,而且被重用。 诸葛亮是最恨孟达这号人的,当初蜀国困难的时候他就离开,看到曹丕死后,下一任皇帝继位后,对自己并不好,所以他又想要倒戈蜀国,或。 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心中只有利益根本没有忠心二字可言,对于这样卑鄙无耻的人,诸葛亮是不会让他回到蜀国的,害怕有朝一日自己,将蜀国陷入绝境。因此其最后一次投降并没有成功,直接宣布了落幕。 诸葛亮故意将孟达要反的消息透露给曹魏,知道这件事情后,率领自己手中的大军并没有奔赴边关,抵挡进攻,而是选择直接去孟达驻守的地方斩杀孟达,孟达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还在想自己回到蜀国手握军权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司马懿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场潜在的危险扼杀,孟达的结局也是非常悲催的,头被砍下来挂到曹魏的首都震慑曹魏其他有身在曹魏心在蜀汉的人,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孟达刘封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