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如何对待王熙凤的?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3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亲侄女,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在家族事务中一定会互相信任支持,等于是自己的帮手。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曹公刻画人物从无闲笔,尤其擅长于细枝末节之处彰显人物的真实性格,再辅以结构上的精巧铺排,颇有令笔下之人于无意之中露出首尾之感。

今天要说的这位王夫人便是如此。

image.png

  提及王夫人,她在众人眼中都是寡言少语、一心向佛的代表,凡事从不争先,只是一味忍让。

她在贾母口中是“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个薛宝钗口中的“慈善人”,却是贾府内首屈一指的“狠人”。

  可以说贾府内无论是大小事务、日常动向都逃不开这位菩萨的法眼,王夫人于贾府之内处处埋眼线,院院有耳报,甚至可以说整个贾府都在王夫人的掌心之中。

  佛祖心头坐,屠刀背后藏

  如果说王熙凤阴险毒辣,连自己的丈夫贾琏都算计在内,可想而知,她的这位姑妈该是何等厉害角色。

在第六回之中,刘姥姥第一次来荣国府拜会。

刘姥姥曾于二十年前见过尚未出阁的王夫人,那时的她“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

  何谓“响快”?办事干脆利落、言谈举止大方爽快。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凤姐更为妥帖恰当,怎么会拿来说王夫人?如果不是刘姥姥年纪大了,记忆出现偏差,那么就是王夫人转了性情。

在之后的几次来访中,刘姥姥早已证明了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具有的出色才能,这个看似平凡的乡下小老太太却有着极其清明的头脑,有着超然的智慧与长远眼光,因此断不会在记忆之中出现偏差。

  那么只剩一种可能,这位原先“着实响快”的王府二小姐,嫁人之后一下转了性情,竟似变了个人一般。

难道是她在贾府受了什么严重的刺激,乃至性情大变?

  到底是“金陵王”家的千金小姐,哪里会受什么委屈。

说到底,王夫人才是潜藏在贾府内的“一等一高手”,如果说凤姐是一把刀,那么刀柄在谁手中?

  难道是那位昏聩无能的邢夫人?自然不是,莫说凤姐,就连贾琏都从未将自己的这位继母放在眼中,王熙凤更是不过在跟前应个景儿罢了。

  那么,凤姐这柄利刃,只能窝在王夫人掌中。

在凤姐小产之后,平儿曾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

  (第六十一回)平儿道:“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

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究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

  平儿的一番话出自真心,也饱含抱怨,她早就明白凤姐如此费尽心力地苦撑,不过是被别人摆在台面上做了挡箭牌,最后的结果也只会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贾府的掌家大权永远不会落在凤姐手中,因为她并非是王夫人属意的接班人。

尽管说都是出自王家一脉,到底都是自己人,但自己人里面同样是有亲有疏的。

image.png

  虽然凤姐在身边陪伴多年,又行事果决,的确是柄趁手利刃,但可惜她已然恶名在外,早已不是当家主母的合适人选,最重要的一点是凤姐膝下无子,能不能站位脚跟都是后话,更何况近两年身添下红之症,于子嗣之上更是无望。

无论如何,凤姐,都只能是枚弃子,等待她的命运只能是“飞鸟尽、良弓藏”。

  再说回王夫人,有凤姐在前披荆斩棘,替自己挡箭挨骂,而她自己只需做个慈眉善目的懦弱之人即可。

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贾府上下纳入掌中,还落得个慈悲良善的好名声,王夫人何等的好算计!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在刘姥姥口中,当年的王夫人也如凤姐一般行事果决麻利,之所以改了性情,是受情势所限。

  凤姐嫁入贾府时,由于是隔辈孙媳妇,又兼凤姐性格讨喜,颇受贾母喜爱。

而自己的婆婆邢夫人无能,王夫人又乐得身居幕后,有意让贤,因此凤姐才得以在贾府内施展才能。

  而王夫人入府时,长房贾赦的原配不知是否还在,即便已经过世,王夫人作为次子之妻本就没什么话语权,而且当时贾母正值盛年,这位厉害的老太太如何能容忍自己的小儿媳妇作妖?王夫人没有选择,也不得施展,因此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暂时蛰伏。

  即便多年之后,王夫人有了凤姐这柄利刃,在贾府之内握有实权,却依然不敢露出爪牙,就是因为她始终忌讳着贾母的存在。

只要老太太在世一天,她决不敢轻易出头,想必也是曾经挨过敲打、吃过大亏的。

  只不过贾母终究年迈,对于很多事只能是有心无力,因此对于这个小儿媳妇,也只能是尚存一丝威慑力,毕竟关键时刻,还可以让儿子贾政来收拾她。

多年以来,贾母与王夫人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表面上愈加和气,偶尔有外人在时,“商业互捧”一下罢了。

  王夫人也顺着贾母,自己一心要修得“宽仁慈厚”之像,素日里只是韬光养晦,做个“斋僧敬道”之人。

而恰如传说之中的神兵利刃,不出鞘还则罢了,一旦出鞘必要见血。

《红楼梦》中王夫人动了大怒,仅有两次,但每次都是一条人命。

  凡事皆可大而化小、淡然处之,可一旦涉及自己的儿子宝玉,王夫人决不手软。

  第三十回中,本是宝玉唐突,来惹金钏儿,金钏儿不过是想把他支开,便对宝玉说:

  (第三十回)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image.png

  王夫人起身便是一个嘴巴,直接把金钏儿撵出府去。

王夫人怕的不是府里的丫头们惦记宝玉,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极好的,谁能看不上呢?真正触到王夫人逆鳞的,是金钏儿居然教唆宝玉去“拿环哥儿同彩云”。

  拿什么?在王夫人心里必然是那起子腌臜事,她日夜悬心,唯恐别人教坏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偏偏金钏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敢如此狂妄,这无异于是在打自己的脸面,公然挑衅。

如果是个新入府的小丫头,轰出去也就罢了,偏偏是自己调教多年的大丫头,竟然包藏着这样歹毒的祸心,这让王夫人如何容忍,必得除之而后快。

  之后,更是借“绣春囊”一事,大动干戈,将大观园抄了个天翻地覆!将平日看不惯的、有耳报神在自己眼前过了名录的、乃至略有些姿色的“妖精”,一律统统轰出府去,更是将芳官等人送去了水月庵和地藏庵,出家当了尼姑!

  晴雯作为这次抄检事件中的主要攻击目标,王夫人素来不喜她的轻狂,更恨她的不乖顺,自然不会让晴雯好过,还在病中便将其轰走,更是“吩咐只许把他贴身的衣服撂出去,馀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

”晴雯除了贴身衣服,竟是被净身轰出府去,这是何等耻辱。

  王夫人手段之高明就在于,晴雯本就身患重疾,一直未愈,而金钏儿则是回家几日之后才投井而亡,她都能撇清关系,让自己心安。

以王夫人的手段和地位,早已不必出手,甚至都不必如王熙凤那般暗箱操作。

  一旦你被王夫人发了“恶人卡”,那等待你的只会是旁人的冷落与白眼,试问那些柔弱女子,又如何有脸面再苟活于世。

解析:借师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么不一样?

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内战中其中一方引入外藩势力最终逆转战争结果的情况,比如借回纥势力平定,收复长安洛阳;引契丹势力助战,击败;引清军入关,消灭;引入击败等。

在这些借师助剿的案例中,很多成为经典,很多却一地鸡毛,比如唐朝借师回纥对比吴三桂借师清军。

那么,为什么唐朝取得成功而吴三桂却遗臭万年了?静夜史认为有以下的不同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 1、主借身份不同:唐朝是国家元首,而吴三桂是边将臣子 755年,一场安史之乱打破了盛唐气象,整个北方陷入战火之中,因为承平日久,唐朝北方边境空虚,面对骁勇的集团,唐军无力抵挡,加上玄宗错误的决策,很快洛阳沦陷,紧接着是潼关、长安! 玄宗仓皇出逃四川,而太子北上灵武即位,这就是。

此时,想要彻底消灭安史叛军,就要先收复两京,即长安和洛阳,这样也可以提振唐军的士气,所以唐朝向回纥借兵收复两京。

757年,唐肃宗李亨向回纥英武可汗借兵,因为唐朝和回纥的关系一直不错,和回纥可汗的关系为兄弟关系,这种国家元首之间的借兵更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一场交易。

而吴三桂不同,此时的已经灭亡,吴三桂及5万吴军成为的孤岛,虽然明朝灭亡了,但是吴三桂不具备成为天下共主,因此吴三桂始终是一个臣子的身份,在地位上就比、李自成等低一个层次。

在当时的情况下,吴三桂更应该是一个军阀,一个没有主人的军阀。

在多尔衮眼中,吴三桂更像是一只,没有和自己谈交易的资格。

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多尔衮尊重的,把他当枪使还差不多! 2、借师目的不同:唐朝为收复国土,而吴三桂为冲冠一怒 在唐朝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时想到了回纥,唐肃宗的目的就是收复两京和周边的国土,这让唐朝的形象无比高大。

本来唐朝也是可以不用借兵回纥的,但是在当时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唐军要和叛军进行漫长的持久战,毫无疑问,这造成的伤害更大。

当然,兵不能白借,帮不能白帮。

为了回报回纥,唐朝答应收复长安后,“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不过在收复长安后,唐军将劫掠目标改为洛阳。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记载:“初,收西京,回纥欲入城劫掠,广平王固止之。

及收东京,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记载:“耆老以缯锦万匹赂回纥,止不剽”。

所以,为了收复国土,唐朝和回纥做了交易。

在损失大量财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光复首都的目标。

而吴三桂就有点私仇的意味了。

因为李自成集团的“追饷”,吴家被李自成敲诈勒索,这还不算,为了逼迫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将吴江老小全给绑了,这让吴三桂十分愤怒,而在得到吴三桂不投降的消息后,李自成集团杀掉了吴三桂家人,并大举进攻山海关,逼着吴三桂投降多尔衮。

在吴三桂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

灭流寇于宫庭,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 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了借兵消灭李自成,吴三桂自作主张割让土地。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比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比如“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随便尺寸于人”。

也许吴三桂只是哄哄多尔衮,但是这种行径着实令人不齿,和唐朝奉献财务的做法形成了反差。

而且最重要的是,消灭李自成是为私仇,吴三桂也没有提什么恢复大明社稷的话。

这和唐朝借兵回纥又是两码事! 3、被借主体不同:回纥为部落联盟,而清朝为封建制政权 唐朝时期的回纥,长期是唐朝的藩属,到唐朝安史之乱的国难时期,也不过和唐朝结为兄弟,自始至终都没有僭越到唐朝之上。

一直以来,回纥都是部落制的政权,因为没有完成封建化的改革,回纥不具备南下中原和唐朝争夺中原统治权的能力和想法。

而清朝不同,从开始,清朝就一直在为消灭明朝而努力,在时期,清朝终于完成封建化进程。

这意味着清朝和明朝一样,在制度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1644年,明朝灭亡,借助吴三桂主动投降的契机,多尔衮果断出击,,迅速完成了入主中原的所有工作。

因为准备充分,且觊觎已久,因此清朝的策略成熟而高效,本来和清朝合作的吴三桂瞬间成了清朝的新员工。

而被耍的吴三桂没有办法,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吴三桂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为,注定是要遗臭万年的! 随机文章隋炀帝杨广的政治行为是怎样的如果没有秦始皇,那秦国是否能够统一天下?诸葛亮决意杀魏延!不是反骨是为啥?真相只有「4个字」图坦卡蒙木乃伊的超豪华墓室,高富帅图坦卡蒙木英年早逝(谋杀)销售28法则是什么意思,8成的利润来自2成的客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为什么很难出好帝王是怎么回事?跟清朝相比有什么分别

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大明的帝王除了、等极少数像样的外,剩下的几乎都是一个比一个烂,人唐甄说过一段话:“皇帝生而富贵,习惯于骄纵放肆,怎么能成为贤者呢?所以十几世有两位贤君,也就算不错了,其余不是暴君就是昏君,不是昏君就是性格古怪之主,不是性格古怪之主便是懦弱之主。

” 很明显,唐甄的这段话指的就是明朝的诸帝,有为者如朱元璋、朱棣父子俩,好像也没有跻身进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个档次里面去。

后人想起朱元璋,除了他是贫民出身以外,就是他疯狂的杀戮和多疑的性格。

朱棣人们可以联想到的也是下西洋和《》以及北征蒙古。

从帝国内部来说,明朝的皇帝没有留给后人什么父慈子孝、兄弟情深的故事。

与之相反,倒是有叔叔朱棣与侄子刀兵相见,最后取而代之的“”;有朱棣之子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夺嫡反叛;还有与英宗之间的相互猜疑,最后酿成。

同时,明朝的皇帝也没有留下过君臣相得、其乐融融的动人情节,类似刘备之于、唐太宗之于、之于张廷玉。

而更多的是像“胡蓝之狱”、杀建文旧臣,更惨者如、熊廷弼、等人的冤死;在大明最关键的时刻,出了一个,在死后也被抄家清算。

可以这么说,明朝的皇帝留给后人的,基本上是暴虐杀戮、骄奢淫逸、宦官干政和连绵不绝的内忧外患。

那么明朝的皇帝为何大部分都如此不堪呢?或许我们以清朝的皇帝为例可以更好的看出问题的实质。

清朝除了关外时期的太祖、太宗外,一共10位皇帝,除了、和两位不掌权的皇帝稍弱一点外,我们发现剩下的也几乎没有什么昏庸、荒嬉或是无心治国的皇帝,也没有出现过宦官干政或是几十年不上朝导致皇权旁落的情况。

至于晚清腐败的不治之症和鸦片战争导致的列强入侵,使得这些皇帝在现存的体制下无法应付,乃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也是专制帝王没有能力面对的。

追溯其根源,还是在于的实行的并非度,而是在众多皇子中选贤任能。

这个体制在时代便有“尔等中有才德能受谏者,可继我之位,若不纳谏,不遵道,可更择有德者立之。

”结果以第八子继位,皇太极死后,经过争斗,福临以第九子继位,福临死后,遗诏以第三子继位。

继位后,试图打破这种局面,他企图以嫡长预立太子,结果以失败告终,雍正得位后,便发明了“”制度,这种制度能充分避免为争夺皇位导致的兄弟相残、父子喋血的历史悲剧,更为重要的是,也保障了继位之君的才学品德。

嫡长子继承制度到了明朝已经非常的不合时宜,假设朱元璋以及后世之君懂得这个道理,虽然不能避免类似“靖难之役”和“英宗北狩”,但是却可以避免武宗荒嬉,也可避免嘉靖朝的“大礼仪”,避免神宗朝的“”和相关的三大案。

明王朝也因此可以省去许多黑暗和混乱。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朱元璋在太子病逝后,直接立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继位,也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多的内耗。

说到底,明朝的大多数皇帝还是无能,因为有嫡长子继承制这个有力保证,即便是弱智也可以稳稳地做上皇位,只不过在当时的体制下,尽管皇帝本人无能极大地削弱了皇权力量,但是由于制度的巨大惯性,皇权在任何时候还是有超乎想象的权威,这也是明朝能统治将近三百年的奥妙所在。

随机文章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南极为什么没有北极熊(企鹅起源于赤道)电磁爆发的反重力引擎,美国遭遇技术瓶颈/或许被中国破解宇宙是人类幻想出来的,太阳系之外的景象全都是人类的意识投影日韩人为什么长得那么丑,科学家解析可能是喜欢跷二郎腿所致麻将和扑克是如何发明出来的?两者有着怎样不同的文化背景?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王夫人清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