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霸王项羽本打算击杀汉高祖刘邦,但在鸿门宴上,却没有听取范增的建议,这是为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鸿门宴会上,亚父范增多次给楚霸王项羽使眼色,并不断地摸他佩戴的玉珏,暗示楚霸王项羽该动手了,应该趁此良机,一举杀掉汉高祖刘邦,但楚霸王项羽却始终默然不应。
就在前一天,楚霸王项羽已经下令,全军好好吃一顿,第二天一早就赶去灞上,击杀汉高祖刘邦。
第二天一早,汉高祖刘邦只带了百十来个人,来到鸿门,楚霸王项羽不但没提杀汉高祖刘邦的茬,还摆酒设宴款待汉高祖刘邦,对范增发出的杀汉高祖刘邦信号,一而再再而三地假装看不见。
仅仅过了一个夜晚,楚霸王项羽的想法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为何?

因为楚霸王项羽懊悔了,经过一个夜晚,楚霸王项羽明白了,自己前一天实在是太冲动了。
楚霸王项羽这个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容易冲动的人,楚霸王项羽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在会稽郡看见秦始皇嬴政出游,混在人群中的楚霸王项羽很是冲动,指着秦始皇嬴政的车队高呼,“彼,可取而代之。”
楚霸王项羽的呼喊差点吓死项梁,指着秦始皇嬴政的车队,如此直白地表达要取代秦始皇嬴政,不是找死吗?项梁赶紧捂住楚霸王项羽的嘴巴,小声教导楚霸王项羽,别乱说话,容易被灭族。
相比起来,汉高祖刘邦就理智圆滑多了,汉高祖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是”,虽然也有取代秦始皇嬴政的意思,但更多地,是要像秦始皇嬴政学习,建立功勋,即便是被秦兵听到,也不会觉得汉高祖刘邦有反心。
击杀汉高祖刘邦的决定,同样是楚霸王项羽在冲动时做出的。
以楚霸王项羽当时的军力,本来并不能一举击溃汉高祖刘邦在灞上的驻军。当时,楚霸王项羽所统领的诸侯联军一共四十万人,号称一百万,汉高祖刘邦在灞上的驻军一共十万,号称二十万。
表面上看,楚霸王项羽的军力占优,但实际上,楚霸王项羽的楚军在诸侯联军中所占的比重多高,至今是个谜,想必不会占到一半,不会超过二十万,以二十万对十万,并不能保证一击即中。
更何况,楚霸王项羽的楚军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即缺粮,而汉高祖刘邦的军事背靠关中,粮草充足,完全可以像后来的楚汉相争那样,跟楚霸王项羽耗,耗上个把月,楚霸王项羽就会因为没粮草而一败涂地。

另一方面,在楚霸王项羽下达击杀汉高祖刘邦的命令之后,楚霸王项羽的堂叔父项伯去了灞上。
到灞上,项伯对汉高祖刘邦一顿敲山震虎,汉高祖刘邦深知,兄弟们打了两年多的仗,都已经疲倦了,都渴望和平了,这个时候跟楚霸王项羽对垒,胜算不大。
考虑到这样的现实,汉高祖刘邦果断地后退一步,表示自己一直都跟楚霸王项羽站在同一阵线上的,汉高祖刘邦愿意像其他诸侯一样,向楚霸王项羽俯首称臣。
对于项伯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兵不血刃地解决了汉高祖刘邦,拉拢来一个强大的盟友,使楚霸王项羽宰割天下的阻力只剩下楚怀王一个。于是,项伯高兴地和汉高祖刘邦结为儿女亲家,并在跟汉高祖刘邦喝酒吃肉之后,匆匆赶回鸿门,向楚霸王项羽报告了这个天大喜讯。
楚霸王项羽听了项伯的报告,也很高兴,立马就答应了项伯的计划,等着汉高祖刘邦亲自到鸿门表态,果然,汉高祖刘邦一到鸿门,就表达了俯首称臣的意思,楚霸王项羽也乐得顺水推舟,把锅甩给曹无伤,声称都是曹无伤从中作梗,然后立马设宴款待汉高祖刘邦。

楚霸王项羽和项伯的密谋,范增并不知道,
在鸿门宴座位上的安排,98迷吧,已经看得出来,楚霸王项羽跟项伯坐在一起,范增坐在楚霸王项羽的侧面,范增距离楚霸王项羽的关系,是比项伯远的,这样的座位安排,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楚霸王项羽倾向于项伯的主张,否定了范增的主张。
参考资料:《史记·楚霸王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汉高祖汉高祖刘邦晚年难以逾越的“四座大山”都是什么
从一个亭长(相当于派出所长兼邮政交通站长)开始发迹,直至称王称帝,一生中几乎没有啥越不过的坎儿。但刘邦在晚年,却遭遇到难以逾越的“四座大山”,由此也改写了西汉的一段历史。 刘邦登大位后,封发妻为皇后,立吕雉所生之子为太子。话说定陶女子娇柔迷人,能歌善舞,深受刘邦宠爱,并生下赵王。刘邦觉得刘如意更像自己,故虽封为赵王,却把他长年留在长安。时间一长,这戚夫人便产生夺嫡之心,日夜在刘邦跟前哭泣,要立如意为太子。刘邦也感到刘盈天资平庸,生性软弱,便有废立之念。网络配图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刘邦不顾群臣的反对,突然宣布要废掉太子刘盈,立赵王刘如意为新太子。当时很多大臣都出来劝阻,但未能说服刘邦。幸好御史大夫原本口吃,盛怒之下说话更是结结巴巴,弄得刘邦,只好暂且作罢。 深知刘邦更换太子心意已决,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于是求助,张良告之若能请来皇上也没能请动的“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或许尚有回旋的余地。这“商山四皓”是秦末隐于商山的四大隐士,名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久闻四皓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却遭拒绝。吕后即命人捧着太子的亲笔书信,以恳切的言辞,丰厚的礼物,请来了“商山四皓”。 汉高祖十一年,黥布造反。刘邦已患病,欲派太子领兵镇压。四皓认为,太子出征有功劳对保太子位无多大益处,无功则会倒楣。而且让太子去统领刘邦的旧部,无异于用羊来率领狼,无人肯尽力的。于是,便通过吕后向刘邦哭诉,说黥布乃天下猛将,太子恐怕难有胜算。刘邦觉得有理,只得自己抱病御驾亲征黥布。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归朝,自感病情加重,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于是,便急于撤换太子。留侯张良竭力进行劝阻,但刘邦根本听不进去,张良即以自己患病为由不再出面。其实张良应该是心里有底:自己出的那一奇招还没发挥作用呢!太子太傅引经据典,以死来为太子力争。刘邦假装同意,心中还是决意换掉刘盈,并准备在即将举行的宴会上当场宣布。网络配图 宴会开始后,太子刘盈在旁边侍奉。刘邦蓦然发觉刘盈身后跟着四个年龄都在八十岁以上的须眉皓发老人,他们衣冠楚楚,相貌伟岸。这让刘邦感到很奇怪,便问道:“你们是谁啊?在这干啥呢?”四位老人就向刘邦报出各自的名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大惊失色地说:“原来是商山四皓啊,我曾派人寻找你们多年,你们却躲避着不愿出山,今天为何会跟在我儿子后面转悠呢?”商山四皓回答道:“陛下瞧不起我们士人,又喜欢说粗话骂人,我们义不受辱,所以恐惧躲避。私下里听说太子为人仁厚慈孝,处事恭敬爱惜士人,天下没有人不向往着能为太子而死。所以我们就出山了。”四皓的这一番“忽悠”,让一直对有道隐士真心尊重的刘邦顿时傻了眼,转瞬间打消掉撤换太子的念头。刘邦非常沮丧地对四皓说:“那就拜托四老保护太子到最后吧!” 商山四皓眼看“忽悠”大功告成,便向刘邦敬过酒后匆匆告辞,刘邦目送四皓离去,即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的背影叹息道:“我想换掉太子,但现在却有连我也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在辅助他,看来太子已经羽翼丰满,难以废除了。以后那吕后真正是你的主子了。”戚夫人听后,刘邦无奈地劝道:“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吧!”歌词是:“鸿鹄高飞,一飞千里,羽翼已硬,可横跨四海;可横跨四海,还能怎样?虽有利箭,哪有用箭之地?”唱着唱着,这戚夫人已是,刘邦怏怏不乐地离开了。网络配图 同年四月,刘邦驾崩于长乐宫,太子刘盈即位,是为。当上皇的吕雉则开始独揽大权,先是召回赵王刘如意,伺机将其毒死。又下令砍掉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珠,整成聋哑,投入厕所,称为“人彘”,供人观赏。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疯狂报复,可谓灭绝人性,。 汉高祖刘邦更换太子最终功亏一篑,原因是“商山四皓”像四座大山,让刘邦感到实在难以撼动与逾越!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是“商山四皓”改写了西汉的一段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高祖刘邦心腹大将樊哙: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樊哙
从前在江苏省北部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个粗人,每天吆喝着卖狗肉。这个县城叫做沛县。卖狗肉的屠夫自然就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县城有一个当官的叫,为人谦逊正直,当着不大不小的官。当地百姓多有爱戴这个萧何的,凡他所指派的任务,百姓们都尽量完成,不使得他为难。可是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了。刘邦个人魅力不小,在当地有一些小势力,其实就是小混混头子。但他颇讲义气,谁有什么麻烦找他,他都能机智的帮助化解。因此刘邦虽然不拘小节,常常嘴馋吃樊哙香喷喷的狗肉,樊哙也没太计较。生意不错时,樊哙就请刘邦喝酒。两人关系似乎还挺好。 不久,沛县迁来了一户人家,吕公在新居摆下丰盛宴席邀请沛县有身份之人。刘邦恰巧那天随了萧何也入宅参加宴席。他在吕家恰巧看到了吕氏姐妹,而宴席上吕公也公开宣布想要为家里的两个女儿寻找如意郎君。刘邦回去后将这事告诉了樊哙。樊哙心里萌生了娶妻的念头。他同刘邦说,人们都说乱世容易出英雄,别看你我二人此番模样,谁又能保证我们以后成不了大事呢?刘邦听到樊哙这样一说非常赞赏,得知樊哙想娶吕氏之女,于是他就让萧何为自己和樊哙说媒,表示愿意迎娶吕家女为妻。吕公因年老无靠,既有萧何作媒,又得知刘邦为人义气,并没有嫌弃樊哙,将长女许配给刘邦,次女许配给了樊哙。说书老人说,此后樊哙暗暗立志一定要当英雄男儿,以显志向。 樊哙的性格 樊哙和刘邦的君臣情谊很像和,他们的关系甚至比张飞和刘备的还要更密切。樊哙在刘邦没有称帝,没有拥有很大的实力的时候就娶了刘邦老婆的妹妹做妻子。樊哙变成了刘邦的妹夫,两人之间多了一层亲戚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樊哙一生几乎都在追随刘邦开创事业,樊哙的性格也主要体现在了追随刘邦打拼天下的过程中。有野史说樊哙最早以屠狗卖肉为生,而刘邦认识他的时候经常找他赊账吃肉。樊哙表面上经常躲刘邦,可是樊哙并没有真正计较也没有找刘邦要什么肉钱,相反两人感情渐渐培养起来。这说明樊哙是一个大度并不爱计较之人。 樊哙能吃苦,在刘邦根基没有稳定的时候,随着刘邦四处奔波有时候为了保命还隐藏起来,樊哙始终没有怨言。在相邀刘邦赴的时候,担心刘邦出事询问情况后,勇闯宴席,质问项羽,为刘邦解辩,项羽令他喝酒吃肉,他,豪爽喝酒,大口吃肉,气势一点都不示弱,樊哙勇猛镇住了项羽,刘邦得以借机逃脱。鸿门宴上惊险紧张,性格忠诚勇猛而且颇有智慧的樊哙救出了刘邦,也为后世人所称道。 刘邦接下来的势力得到稳定,在最后和之争的漫长拉锯战里,打败了楚王,建立了。樊哙一直得到刘邦的信任,被提拔重用,而其他将领如却被除去,这说明樊哙其实还是很有智谋的很擅长在政权力的生存之道。只有在刘邦临时前,因为的影响,刘邦才对樊哙有所怀疑而下了毒手。纵观樊哙一生,他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忠勇有谋。 樊哙怎么死的 樊哙在刘高祖临时前曾被下令斩下首级。樊哙本身汉朝的开国大将,一路追随刘邦,打的胜仗越来越多,也逐渐被提拔重用,时,樊哙被封为大将军,舞阳侯。汉高祖为平定内乱,剿除异姓势力,又命樊哙去剿杀这些怀有异心的王侯。樊哙照旨意去做,成绩让汉高祖满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吕氏干预朝政逐渐引起汉高祖不满,汉高祖身体又不好,得了重病,他更担心死后吕氏会直接对动手,对太子动手。有人恶意在汉高祖面前诋毁樊哙,称他和吕后是同伙,准备在汉高祖死后,灭掉戚夫人和太子如意。樊哙的妻子又是吕后的妹妹,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这样被人一诋毁,身在军中的樊哙似乎很难证明清白。汉高祖为了防止吕后团伙干政的事情出现,决定先除掉樊哙。他下了一道立斩樊哙的圣旨,让和去执行。 陈平和周勃去宣诏的途中商量,他们害怕杀死樊哙会得罪吕后她们,同时决定汉高祖只是一时冲动,并不是真心想杀樊哙,这样想后,他们决定先把樊哙绑起来押解到汉高祖面前,再由皇上决意是否斩杀。他们俩把樊哙关进囚车在押回长安的半路上就听到了汉高祖去世的消息。汉高祖死了,吕氏接管政权,他们俩就更不敢杀害樊哙了。两人到了长安,马上到吕后面前求饶。说明抓樊哙的前后缘由,吕后命令释放了樊哙。因此樊哙并没有被汉高祖杀害,也没有被吕氏连累丢了性命。樊哙最终是年老生病去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