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周苛:忠贞刚烈,曾痛斥项羽,最终被烹杀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周苛:忠贞刚烈,曾痛斥项羽,最终被烹杀

  刘邦能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并建立汉朝,除了自身能力强悍之外,离不开诸多大臣的辅佐。刘邦手下的能人异士数不胜数,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刘汉集团中有功劳,但并不突出的周苛。

  周苛是沛县人,在秦朝时期与堂弟周昌一同担任泗水郡的卒史。刘邦在沛县起兵,攻下泗水郡后,周苛与周昌以泗水卒史的身份归属刘邦,周昌被任命为掌管旗帜的职志,周苛则在刘邦帐下当宾客,任职内史。没过几年,刘邦攻入关中,推翻强秦统治,被封为汉王,跟随刘邦征战的周苛顺理成章升了官,被任命御史大夫。

image.png

  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地位稍逊于丞相和太尉,不出意外的话,周苛将来有封王的可能,可惜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这是刘邦成为汉王的第四年,楚军和汉军在荥阳对峙。六月,项羽对汉军营地发动了猛烈攻击,汉王刘邦遭到围困。在危急时刻,陈平建议刘邦暂时放弃荥阳,让身形和样貌与其十分相像的纪信假装汉王,向西楚诈降。刘邦乘机在将士们的保护下,悄悄逃出重围。

image.png

  刘邦逃走前,让周苛、魏豹、枞公据守荥阳城,韩王信、孙赤等无法随同出逃的将领们只得留守在城中。项羽发现自己被骗后,下令让楚军激烈地围攻荥阳。魏豹曾有反叛的前科,周苛担心他再次叛变,便以“反国之王,难以共守”为由将魏豹杀死。

  随后,项羽便攻破荥阳,周苛、枞公等人被生擒。项羽觉得周苛是个人才,想说服他做自己军队的上将军,封三万户侯,但周苛忠贞刚烈,不仅没有答应,还痛斥道:“你们这些人才应该尽快向汉王投降,不然很快就会成为俘虏,98迷吧,你不是汉王的对手!”项羽听后大怒,下令将周苛烹杀,枞公也一同被杀,韩王信、孙赤等人选择了投降。

image.png

  事后,汉王刘邦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任命周昌继任御史大夫。后来周昌经常跟随刘邦征战,多次击败项羽的楚军。汉朝建立后,周昌与萧何、曹参一同受封彻侯。周苛也被刘邦追封为高景侯,在开国功臣列侯中排名第六十位,他的儿子周成受领爵位。

  周苛忠义可风,后世许多地方剑气奉祀为城隍,例如福建都城隍庙、海澄城隍庙等。

君王想吃人肉 “厨神”竟为表忠心烹杀三岁幼子!

在专制制度下,王权高于一切。君主的个人意志具有法律效力,对臣民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因此,奸佞之徒往往绞尽脑汁,刻意媚君。他们阿谀逢迎,拍马献媚,到了恬不知耻、令人肉麻的地步。 在齐国的后宫里,的宠妾长卫姬大病不起。她茶不饮,饭不思,一个的美人儿,几天内便瘦得骨瘦如柴,形同饿鬼。齐桓公天生好色,他见自己的爱姬患此大病,便下令百般求医,多方医治,但却毫无疗效。一想到心上人只有奄奄待毙,赴鬼门关的日子一天近于一天,齐桓公忧心如焚,坐卧不安。 有“厨神”之称的宫廷厨子易牙见此情形,知道巴结桓公的机会到来了。因为他善于烹调,便借职务之便,什么山珍海味、龙肝凤胆,精心加工烹调之后,进献给长卫姬。长卫姬闻到了那诱人的香味,禁不住胃口略开,勉强吃了几口之后,顿觉精神大振。从此后,易牙日进数餐,精心照料,长卫姬的病情竟然慢慢好转。在多次的接触过程中,他们之间也变得关系暧昧起来了。网络配图 齐桓公见长卫姬已经恢复了健康,,那颗悬着的心也像一块石头般地落了地。长卫姬借此机会,自然把易牙大大地赞誉吹捧了一番。通过长卫姬的推荐,齐桓公召易牙为自己做了几顿御膳。有一天,齐桓公对易牙开了个玩笑说道:“世间的生灵,寡人都已经吃过了,只是不知道人肉是什么滋味。”听了桓公的话,易牙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唯唯诺诺地退了出来。 然而,齐桓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笑话,却导致了一桩灭绝人性的杀子惨案。说者虽无意,听者却有心。易牙回家之后,心里反复地品味着齐桓公的话,他下了决心,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给齐桓公献上一顿人肉,以博得他的欢心。可是,人肉从何而得呢? 夜已经很深了。天空像泼上了墨汁一样,被厚厚的云层覆盖着,透不出一点亮光。整个世界都穿上了黑色的丧服。零星的雨点打在窗子上,显得倍加凄凉。狂风发出阵阵野狼般的嗥叫,地到处乱冲乱闯。树木痛苦地摇晃着,在中呜呜咽咽地抽泣。 易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眠。这时,睡在隔壁房间里的长子忽然“咯咯”地笑了几声,翻了翻身,又进入了梦乡。大概他正在做着一个美丽的童年之梦。“有了。”易牙忽地坐了起来,点亮了灯烛,颤巍巍地走到了隔壁的小孩床边,掀开了盖在孩子身上的被子。 这是一个刚满三岁的小男孩,浑身白白胖胖的,就像一只正在吃奶的小羊羔。可能是他感到冷了吧,小手在身上乱抓了几把,又沉沉地睡去。易牙放下灯烛,眼睛里冒着绿光,顺手从墙上取下来一把短刀,对准小孩子的脖子,猛地刺了进去。那可怜的小孩子,在甜甜的梦乡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自己的父亲夺去了幼小的生命。易牙把他拖进厨房里,非常麻利地剥皮、开膛、剔骨、冲洗……他心想,明天一定给主公做一顿色美味香的小儿肉。 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易牙把一盘鲜美肥嫩的人肉端到了齐桓公面前。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入,齐桓公馋涎欲滴,也顾不得多问,端起盘来,地吃了个。齐桓公抹了抹嘴,兴高采烈地问侍立在一旁的易牙道:“这是什么肉,味道如此鲜美?”“回禀主公,这是人肉。”易牙急忙跪下回答。“ 人肉?”齐桓公吓了一跳,“你从哪里弄来的人肉?”网络配图 “是微臣之子身上的肉。” “你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吗?” “是的。主公贵为一国之主,却从未尝过人肉的滋味,微臣深感不安,故把儿子杀了,奉献给主公,以表臣之忠心。”易牙说到最后两个字时,特意加强了一下语气。 “你儿子多大啦?” “微臣之子,年方三岁。” 齐桓公听到这里,眉头紧皱,感到一阵恶心,眼前立即浮现出小孩被杀时的那种惨象,耳边似乎也听到了小孩子撕心裂肺般的惨呼声。他闭上眼睛,非常反感地挥了挥手,令易牙退下。 易牙退出后,齐桓公独自留在室内。他心里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很不是滋味。易牙竟然忍心杀死自己的孩子,这哪里还有半点人情味呢?但转念一想,他杀死儿子,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寡人。爱寡人胜于爱亲生的儿子,可见他对寡人是何等忠心。想到此,他感到释然了。自此之后,齐桓公对易牙倍加恩宠。网络配图 然而,就是这位对齐桓公无比忠心的易牙,后来竟然与竖刁、开方等人合谋,趁齐桓公患病之机,发动了宫廷政变,并残酷地将齐桓公置于死地。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瞎编乱造,而是历史上的真人实事。忍心杀死亲生儿子的人何所不为!的奸诈小人又岂能忠君爱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懿王为什么要烹杀齐哀公?周懿王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烹杀齐哀公?周懿王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齐哀公是第五位国君,不过他一生最被人熟知的一件事,却是被周夷王烹杀,下场极其惨烈。因为纪国国君在周夷王面前说了不少齐哀公的坏话,导致周王对齐哀公动了杀心,当时天下还是周王说了算,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也都听令于周王。不过齐国怎么说也是封国,周夷王就这么不给齐国面子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齐哀公到底是怎么死的,这其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话说,古代刑罚之残忍程度,一个比一个厉害。有《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商纣王发明的炮烙之刑,还有将挖心,那都是何其残忍。当然还有一种极为残忍的“烹”刑,那可是将人衣服扒下,然后把活人直接扔进油锅之中烹煮,加柴加料,直至烹煮而死。笔者今天要聊的这位,就是西周时期,被周懿王烹死的齐哀公。 后世史官并没有在这位齐哀公身上留下过多笔墨,更没有谈及他一生的政绩,却对他的死记录在册,所以说,他能在当代被人们所熟知,或许正是因为他这残忍的死法。不过除了他惨死,围绕他的一些事迹却值得好好聊聊。 比如他是如何“中了大奖”让周夷王亲自督办烹刑?周夷王为何在他死后另立弟弟吕静?以及他两个弟弟最大获益者是谁? 先来说第一点,齐哀公如何惹怒了周夷王才招致灭顶之灾? 西周自周公旦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之后,一直严守宗法制度,直到周孝王的出现,他打破传统,篡了侄孙的位子,在位十多年中,姬燮一直谨小慎微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到周孝王病逝之后,在各路诸侯的推举之下,西周才重新回到正轨,将姬燮扶上王位,为周夷王。 但这位周夷王经过多年的磨难之后,性情大变,开始找机会实施“报复计划”,谁让那些诸侯在周孝王的时候没有声援他姬燮呢。 恰好,纪国国君纪炀侯来打小报告,说齐国国君齐哀公行为不端。纪国和齐国本是邻居,而齐国又是大国,两国可以说摩擦不断,这在往常根本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听在周夷王耳朵里,这就是天赐良机啊,除了要报复当年没有声援自己之仇,还有齐国是各路诸侯的带头人,他们已经不来朝贡周天子了,所谓,能够打压齐国,其他那些小诸侯自然会乖顺一些。 所以,一是报仇,二是安抚纪国收买人心,三是杀鸡儆猴,压制其他诸侯。周夷王必须要拿齐哀公来开刀,又由于他的变态心理,索性就采取了极为残忍的烹刑齐哀公处死。 再看第二点,周夷王为何安排齐哀公异母弟吕静继位? 然而烹死齐哀公之后,周夷王还要将齐国搞乱,他才能从中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周夷王便安排了齐哀公的异母弟吕静登上王位,为。齐胡公虽然登上了齐国的王位,但也难逃他棋子的命运,一方面因为被烹死的齐哀公还有个同母弟弟公子山,他对王位可是觊觎已久,更不能眼看着齐国江山落在齐胡公手中;另一方面,齐国新王继位,政局动荡,旁边的纪国可是。 所以,周夷王安排吕静继位,就是想让齐国内忧外患一起来,只要齐国动乱,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才能稳坐钓鱼台。 最后看第三点,齐哀公的异母弟吕静和齐哀公的同母弟公子山,兄弟二人争斗,最大受益人是谁? 且看齐胡公登基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解决内忧外患,内忧是齐哀公的同母弟公子山蠢蠢欲动夺江山;外患是邻居纪国伺机侵占齐国国土。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齐胡公吕静便决定把齐国国都从营丘前往西北50里处的薄姑,这里是他的根据地,当然有利于他稳定统治。 但齐胡公漏算了一步,从姜子牙获封齐地以来,一直就将齐国国都定在了营丘,这数百年经营之下,齐人早已习惯,猛然去迁都,贵族和平民利益完全打乱,况且仅从文化认同上来看,齐人就难以接受。 而这也给了齐哀公的同母弟公子山以机会,他集结亲信党羽,联合反对齐胡公的齐人一起杀死齐胡公,把齐胡公的子嗣都驱逐出了齐国,推翻了齐胡公刚刚建立的统治,然后自立为,重新把国都迁回营丘。 这,齐国虽然重新回到了正轨,但这么一折腾,齐国势力大大减弱。结合上面周夷王的安排,不难看出,兄弟互相残杀的最大获益人并非重新掌权的齐献公,而是远在镐京的周懿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