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太监也封王: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导读:宦官,作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

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宦官对权势都有着强烈的追逐心。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掌权的情况并不少见,尤以秦、、唐及明四个朝代宦官专权最盛,如的,东汉的单超、唐衡、管霸、苏康、、(的爷爷,代汉即位后追封他为高,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宦官皇帝),的、李辅国、俱文珍、王守澄、、田令孜、杨复恭、述,以及的、、王振、等。

时期的宦官田令孜号称“皇帝之父”,而时期的宦官魏忠贤也自称“”,其嚣张只是可见不一般。

更为离谱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宦官竟然被封为王(“异”)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被封王的。

网络配图 1、宗爱 宗爱(401-452年),时期北魏宦官,虽然不如明朝魏忠贤权倾朝野,财大势大,也是北魏太武帝正平时期权势很大的宦官。

宗爱来路不明,史书上未曾记载他的出身和籍贯情况。

他因“罪”而遭到残忍的阉割,后又被人送进北朝北魏宫廷,成了一名底层宦官。

在皇宫中,宗爱干过一些杂务,由于本人的勤劳机敏,他后来被太武帝拓跋焘封为了中常侍,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亲近宦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率领大军进攻南朝刘宋,宗爱作为皇帝的贴身宦官,随圣驾南下。

北魏大军所向披靡,取得了南下攻宋的空前胜利。

正平元年(451年),太武帝在长江北岸犒赏群臣,作为皇帝亲信的宗爱被封为秦郡公,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获得公爵的宦官。

后来太武帝北征,任太子为监国,但宗爱对太子多加干预,又与太子部属给事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城互有闲隙,宗爱怕日后太子登基对己不利,于是与东宫势力展开权力斗争,仗着拓跋焘的信任诬陷太子及其手下人意图造反。

想不到拓跋焘竟相信了他,下令整肃太子府,诛杀太子近臣--侍郎任平城和给事仇尼道盛等。

太子拓跋晃也因积忧成疾,一病而死,时年24岁。

后来拓跋焘知道太子是清白的,非常懊悔,追谥拓拔晃为“景穆太子”,又封太子之子为高阳王。

但宗爱一见到此,担心太武帝会清算当初在他面前陷害太子之人,于是,先下手为强于北魏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弑太武帝拓跋焘于熟睡中。

北魏历史上一位少有的雄略君主就这样惨死在了宦官的手上,宗爱也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主谋杀害皇帝的宦官。

拓跋焘死后,朝廷欲立第三太子拓跋翰东平王为帝,但宗爱与拓跋翰关系不好,因此假立皇后之命,又将拓跋翰杀掉;并假借皇后之命,把拥立东平王的大臣尚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及侍中太原公薜提杀死,然后立南安王(吴王)为帝。

拓拔余自知自己既非长子又非太子,能够登基称帝完全在于宗爱的拥立。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拓拔余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爵提升为王爵——冯翊王。

由此,宗爱成了国家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头号权臣,他“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

由于宗爱的擅权专政引起了朝中公卿的担忧与不满,拓跋余想夺回皇权,又遭宗爱所弑。

短短数月,宗爱连杀两位皇帝,成为中国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的宦官。

宗爱弑杀拓跋余而秘不发丧,振威将军、羽林中郎刘尼获知此事后,旋即与太子少傅游雅、殿中尚书源贺、尚书陆丽、尚书长孙渴侯五人密谋,由游雅、贺源、长孙渴侯率禁军守卫宫廷,陆丽与刘尼一起迎皇孙拓跋濬入宫即位。

刘尼率禁军驰往东庙,抓住宗爱及其党羽贾周等。

为报宗爱陷父、弑祖、杀叔之仇,新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将宗爱及其党羽“皆具五刑,夷三族”,以示痛恨。

这位被誉为“中国史上最疯狂的宦官”就此结束一生。

2、李辅国 李辅国(704-762年),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时当权宦官。

后自以功高僭主,为宗差人所刺杀。

网络配图 少时为宦官高力士的仆役,相貌奇丑无比,粗通文字,四十岁以后开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侍太子。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逃往蜀地,李静忠随太子李亨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谏太子杀,又谏麾兵北至朔方,以谋复兴。

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后即位,是为肃宗,遥尊行在天子为太上皇。

李静忠因功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视其为左右臂,赐名“护国”,后改名“辅国”,开始掌握军政大权。

李辅国后随肃宗回到长安,封郕国公,设“察事厅子”,以侦察官员活动。

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他决定。

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

宗室贵人对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

太上皇玄宗返回京师后,辅国疑太上皇左右有复辟的阴谋,上元元年(760年)迫太上皇迁居西内,而玄宗亲信高力士等人则被贬谪或罢官。

宝应元年(762年),玄宗忧郁而死,肃宗也病危,张皇后欲谋杀太子而立越王李系,发宦官数百人,控制宫闱。

李辅国获知此事,命宦官程元振先取太子同行,并发动禁军攻入宫内,捕杀张皇后、越王,肃宗因受惊吓而当天驾崩,遂立太子李豫为帝(即唐代宗)。

唐代宗继位后,因念其拥立之功,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成为唐朝第一位宦官宰相,拉开了唐朝宦官当政专权序幕。

自此辅国日益骄横,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曾对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 实际上是让代宗把军国大事都托付于他。

闻此僭君之言,代宗不快,决意将辅国翦灭,于是代宗表面优待辅国,尊之为“尚父”,却私下通联宦官程元振,以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兵权。

罢辅国官职,进封为博陆王。

不久,又派人于深夜将其刺杀,割下头颅扔到溷厕中。

遂刻木代其首级以葬,赠太傅,谥丑。

3、 童贯(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20岁净身入宫,北时期的“六贼”之一。

据《》载,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神宗时期,童贯进宫后,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跟随李宪出入前线,打下军事根基,但始终没有的机会。

哲宗后,徽宗即位,年近50的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的推荐,方才得到徽宗的重用。

徽宗曾令童贯监军西击夏国,合军十万取青唐。

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

童贯因见战机成熟,断然决定不奉诏,继续西进,果获大胜,连复四州。

童贯此举深得徽宗赏识,破例被任命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不久,因功迁武康军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再加检校司空。

网络配图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晋升为校检太尉(当时的武官最高职位),领枢密院(仅次于皇帝的军事首长),开了宦官主持枢密院之先河。

从此,童贯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转战于西北边陲,与外族夏、辽、金周旋十多年。

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0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

童贯因功封太师。

就此,童贯位极人臣,辉煌灿烂。

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ǎo)相”。

宣和七年(1125年),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封广阳郡王,统率大军重镇边疆,驻扎大原。

那时,金已灭辽,大举兴兵南侵。

童贯见大势已去,由大原遁归汴梁,且不听钦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随徽宗南巡。

于是,大学士陈东等上书劾蔡京、童贯等六人为误国六贼。

童贯的主要罪名“结怨辽金,创开边隙”。

其实辽金之怨非童贯所结,边隙亦非童贯所创。

童贯握兵20年,在与夏、辽,金战斗中,有胜有负,但还算尽力,并无投敌误国。

北宋之亡,根本在于徽宗的不作为而招致朝廷腐败,经济崩毁。

童贯为众矢之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里的官员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贯骄恣,上下结怨。

徽宗禅位,钦宗登基,童贯失恃,元年(1126年)被一连三贬。

7月贬吉阳军(今海南崖县)又诏数童贯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澄追而斩之。

九月初七日,张澄押回童贯的人头在汴京城头高高挂起,,京城轰动。

中国史上握兵时间最长、掌控军权最大、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就此了结一生。

一年之后,中国史上巨型悲剧—“靖康之难”发生。

宦官是古代专供给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他们原本只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郑桓公用过,皇太极也用过

借刀杀人是中的第三计,同时也是第一套胜战计的第四计,书中原文是这样的“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译文是这样的“敌人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利用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就不必自己付出什么力量了,这是从《损》卦中推演出来的计策”。 这一计策的名字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下》,当时郑桓公想要侵占郐国,但是郐国有不少的能臣勇将不好打。他的谋士就为他出了一个计策,让手下人去讲郐国的英雄豪杰、能臣勇将的名字都记下来。自己挑选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在城门边设了一个祭坛,一下子引来了很多人公布自己要攻打郐国的消息,并放出消息说郐国的能臣勇将不喜欢自己的国君,想要邀请自己做他们的国君,他假装宣誓当自己攻下郐国之后就将郐国的良田赠送给他们,并让他们做大官,然后将写有能臣勇将名字的帛书埋在了祭坛下面。后来帛书到了郐国国君的手中,郐国国君一怒之下将这些人全都杀了,最后郐国被郑桓公不飞就灭了。 在历史中有一个经典的借刀杀人的事件,这就是皇太极计除袁崇焕,当时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结果被袁崇焕挫伤满军锐气而败北,努尔哈赤也因为这件事羞愧愤懑,气急身亡。他的儿子皇太极经过几年的准备再一次进攻。这次他避开了宁远想要直插后方,但是袁崇焕及时赶到满军又一次败北。为了除掉袁崇焕,又因为皇帝多疑,所以皇太极想到了一个借刀杀人的妙计。他派人用重金贿赂明朝宦官。让宦官“告密”。宦官“告密”说袁崇焕因为与满军签订协议,所以满军才成功翻阅长城进入内地。最终一代名将袁崇焕因为皇帝的不信任最终被斩首。 随机文章埋下亡国种!如果清朝12位皇帝齐聚皇太极最想骂谁?埃及出土木乃伊是无价之宝,为制作木乃伊而掏空内脏美国超级黑科技tv-8核动力坦克,克莱斯勒打造水陆两栖核战坦克苏联多炮塔神教T35坦克,武装到牙齿却被吊打(3门炮5挺机枪)宇宙膨胀的三种结果,反弹收缩/大撕裂/绝对零度(都是宇宙末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帝王杀人成瘾:糟践女子连亲生儿子竟也不放过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暴君,我们首先想到是昏庸残暴的,他沉迷于美色,日日与妲己厮混在一起,被,听信谗言,治国无方,昏聩无能,残害忠良,让天下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着实让人恨得牙根痒痒。 今天我们说的这位的残暴程度,绝对不亚于商纣王,那就让我们来细扒一下这位皇帝的罪行,看看他究竟有多可恨!网络配图 在魏晋时期,有一位名叫的皇帝,他是后赵时代的第三位皇帝。这个皇帝的统治时期对当时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充满灾难的时代。杀人屠城俨然已经成为了他的爱好,他所到之处必定。 他的杀人成瘾已经到了的程度,尤其是对待女人。他把民间的大量的女子召进宫中,这些女子大多都是十三岁到二十岁的年轻少女,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但是这位皇帝全然不顾伦理道德,明争暗抢,有丈夫的就把丈夫杀死,然后把女子抢进宫里,一旦反抗,就当场被杀死。 这位皇帝的恶性导致当时民间人心惶惶,女子根本不敢出门,如果不幸被选进宫中,她们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去侍奉这个变态皇帝。网络配图 这个皇帝到底有多可怕呢?为什么这些民间女子宁可死,也不入宫?原来,他不但昏庸无能,政治平庸,而且整日在后宫中鬼混,无聊了就随便杀几个妃嫔取乐,而且他杀人没有任何原因,只是为了无聊,寻求刺激。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不但对外人这样残暴,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不放过。都说虎毒还不食子呢,这位昏君皇帝亲手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也被他一并夺取幼小的生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残暴、昏庸、无能、变态的皇帝是怎样治理天下的? 在他手下的臣子报名、妃嫔每天过的是怎样担惊受怕的生活,皇帝稍有不顺心意,就会夺取他们的身家性命,这样的昏君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连眼睛都不回眨一下,更别说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吧。网络配图 自古以来,只有心怀百姓的君王才能稳固统治,像石虎这样的皇帝,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最终惨死于人民愤恨的刀剑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