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农不兴则民乱,她察看了北至汾河两岸、东至汴州等地。
当时洛阳下属各州县均田制的实施均不好,家有百亩田的只有十几户,一般农户只有十几亩田。

洛阳是东都,朝廷和官员、豪族占田少者数千顷,多者十数万顷,且都是良田。
魏元忠任洛阳令时,对大户的田加以限制,并将一些荒山、荒地分给无田或少田的农户,但这只稍稍缓解了部分农户的困难。
武则天果断决定,东都和长安的屯兵田不动,把朝廷在洛阳和长安的田分出六成,其他凡占田千顷以上的大小官员、大族大户均退田一半,无偿分给无田和少田的农户。
武则天很重视边防要地的屯田事业,一则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二则可以稳定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三则巩固了国防。
武则天派娄师德在河套一带屯田、郭振元在甘肃走廊屯田、黑齿常之在河源屯田,这3位将军的屯田事绩都载入了史册。
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中,第十条是5年以上有功官员不再考核,第十一条是八品以上京官增加年俸,第十二条是任事久又有才德的官员可晋升。

这些措施主要是为基层的小官、小吏制定的。
我们知道,县令是七品芝麻官,八品官员是县令以下一些办具体事的小头头,他们常年在基层工作,相当的辛苦。
为这些人增加年俸,稳住了这些小官、小吏,使他们安心地、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便是本固则邦安。
史载,唐太宗死后3年,也就是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全国人口有380万户。
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历经53年,全国人口增至615万户,人口增长近一倍。
如果社会动乱,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大小官吏、地主老财、豪门大户强征暴敛,人民生活不得安定,人口能增长吗?任何时代、任何统治者,如果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为普通百中下级官员着想,为他们争得利益,赢得了绝大多数百姓和官员的拥护。

所以在武则天执政的50年中,有时她和那些权臣的斗争是用了一些权谋,而她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主要是她有一个政治家的胸怀。
上面勾心斗角、风云变幻,民间则稳如泰山,这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心不是用暴力和阴谋权术可得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代奸雄曹操是如何让匈奴去种地的 他都用了什么方法
是怎么解决匈奴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曹操活着的时候,匈奴根本就不敢乍刺。不管是曹操在赤壁被火烧,还是汉中被射掉牙,在匈奴眼里,曹操都是大汉丞相、神一样的存在,曹操深入匈奴腹地去打仗,匈奴各单于、名王不但供给肉食粮草,还要跪在路边“欢送”,这在正史中是有记载的。这当然是被曹操打怕了,以至于曹操的精锐部队中,除了虎豹骑,还有“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这所谓的“三郡乌丸”的三郡,一般是指辽西郡、上谷郡、右北平郡,而乌丸(也作)是东胡的一支,原本都是归匈奴管的。咱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曹操巧使连环计,让匈奴首领“乐不思匈”,匈奴百姓扛起锄头去种地。 那么曹操是靠什么能让原本极其凶悍而且桀骜不驯的匈奴(匈奴分化成了好多分支,为了方便起见,咱们统称其为匈奴,不管他是乌丸还是鲜卑)变得俯首帖耳的呢?首先自然是痛打一顿,打得匈奴男女老少白天听到曹操的名字,晚上都得做噩梦,曹操曾经一战阵斩其蹋顿单于和一大群名王,光俘虏就抓了二十多万,如果曹操再这么干几回,别说漠南漠北无王庭,可能连一个匈奴人都看不见了。能够嫁到匈奴再回来改嫁曹操部下屯田都尉董祀,有一半是出于曹操的威慑力(曹操也花了点小钱给蔡文姬的前夫做补偿)。 如果大家以为曹操征服匈奴完全是依靠武力,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那就错了。如果只知道使用武力,那么曹操也不配称为枭雄或奸雄了——当然,也可以称之为三国英雄。曹操在征服匈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很知道软硬兼施的,一根筋的匈奴,在《孟德新书》的作者、军事家政治家曹操面的政治权谋手段之下,简直就像被玩弄股掌之上的婴儿,曹操用三招就摆平了他们。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派大将钟繇(没错,就是那个大书法家钟繇,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把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於扶罗单于的弟弟、继任者)包围在了平阳。但是钟繇得到的命令是招降而不是消灭,在得到呼厨泉单于“归附”的承诺之后,就网开一面撤围而去。虽然在其后的几年间曹操似乎把呼厨泉给忘了,不去打他,也不给他赏赐,但曹操心里实际是“憋着坏”呢。 建安二十一年,呼厨泉单于带着手下一大群诸王来邺城拜会曹操。这时候曹操“很亲热”地邀请呼厨泉:“既然来了,就别走了,咱们一起辅佐大汉天子吧。同殿称臣,又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其实曹操才不管呼厨泉在邺城玩耍得愉快不愉快,他已经指定了右贤王去卑为匈奴新的管理者。这个曹操任命的匈奴管理者,自然一切都按照曹操意思行事,回去就把呼厨泉单于的部众一分为五,每个部落选了一个贵族当“帅”,但是这个帅要服从曹操派去的司马的指挥。这就是除了武力之外,曹操对付匈奴的第一招:分化瓦解。曹操把匈奴的上层人物都“邀请”到朝廷当官(正史中南征之后也把孟获弄到成都当了蜀汉当了御史中丞,也不管孟获这个蛮王能不能胜任的工作),使他们跟部众完全分离。而且曹操做事很彻底:只要匈奴哪个首领威望渐高有服众的可能,就会马上接到曹操的委任状,卷起铺盖到朝廷当官去了。不过说句良心话,曹操对这些匈奴来的选拔干部还是不错的,不管你工作能力如何,待遇总是丰厚的。每天吃不完的珍馐美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这些匈奴首领再也不想回大漠吃沙子去了。 曹操第一招奏效,开始把手伸向了失去首领变成一盘散沙的普通匈奴部众:“现在有两个逆贼不服朝廷管辖,你们既然已经是大汉子民,也该表个态吧?”于是曹操一视同仁地从匈奴的牧民中征调壮丁,而且还给了他们两个好听的名字,分别叫做“义从胡”和“勇力吏兵”。要说起来,曹操的为人还真不错:这些男子汉都被分派到各地驻防,他们的家属也都可以迁移到邺城居住,彻底解决了匈奴军团士兵的后顾之忧。但是不是也解决了曹操的后顾之忧,只有偷笑的曹操心里知道:连刘备都把人口当做创业基本,我咋会放过强壮的匈奴女劳动力? 匈奴首领在邺城吃喝玩乐“乐不思匈”,精壮士兵又被征调到前线,连续两招奏效,匈奴其实已经了。但是如果曹操就此收手,那就显得有点妇人之仁了。不过曹操的表现还真有点“菩萨心肠”,他又使出了第三招:“你们匈奴人在大漠戈壁放牧,实在辛苦,还是放下鞭子拿起锄头,去种地吧!”估计负责传达命令的官员都会偷笑:每天种地的匈奴还能算匈奴吗? 不但传令官偷笑,曹操心里也乐开了花: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种地的匈奴总比骑马拿刀的匈奴靠谱!而细想起来,匈奴百姓也很高兴:地里刨食总比刀头舔血安全!曹操三招一出,结果,据《魏书卷十五》记载,在曹操的软硬兼施之下,“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於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读者诸君请看:曹操的做法,是不是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病故一代奸雄曹操驾崩 孙权为这一天等了30年
核心提示:熬死了,熬死了,天下的威胁已经解除,于是他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网络配图 一 于 220 年代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宣布称帝。而孙权从 211 年起, 一直以所封吴王的身份统治江东,直到 229 年, 孙权方才称帝。及其称帝时,刘备已死 6 年, 曹丕也死了 3 年。为什么孙权能够耐住性子,迟迟才称帝呢? 二 第一、担心蜀汉报复, 称臣曹魏减轻军事压力——刘备为夺回荆州,于(221年 7月, 不惜倾举国之精兵,与孙权交战。八月,孙权向魏称臣,刘晔建议乘机进攻孙权,曹丕未予采纳, 只想得渔翁之利, 遣封孙权为吴王。让孙权宽心的是,刘备死后,掌握了蜀汉的大权,迅速更变了与吴交恶的外交策略。建兴元年( 223) , 诸葛亮主动派邓芝为使节,与吴修好。直到此时,孙权方与魏绝交 三 第二、“称王” 与“称帝” 在名义上有很大的区别: 王者, 地方之霸主; 帝者,天下之共主。如果立即称帝, , 孙权就要对全国进行宣传: 曹魏、 蜀汉的,均当为非法的皇帝, 而只有他孙权, 是合法的皇帝。唯有如此, 方才有“顺天应民” 的合法地位。若如此,就明摆着要与曹魏、 蜀汉对立。而只称王,没有关闭与魏进行外交斡旋的大门, 因而消解了来自中原曹魏的战争压力网络配图 四 第三、孙权虽然号为一代英主, 但他对自己的能力估计, 比较保守。评价他说: “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 我不如卿。” 说明在孙策眼中,孙权不具备争夺天下的能力,而只具备保有江东的能力。而且,孙权本人只想划江而治, 成为偏霸之主。这与刘备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理想截然有别。孙权没有统一天下之志。在与的东吴版“隆中对”中,孙权从没提过统一天下的口号,也没有统一天下的计划和行动,可见孙权的政治理想,远非魏蜀皇帝可比。 五 第四、陈寿以比拟孙权, 甚有理。因为勾践有过的行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屈膝事敌。孙权在夺回荆州后,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就屈膝降魏,与勾践屈膝事吴十分相似。陈寿评以勾践比权,诚非虚语”。可见孙权政治性格中存在可屈可伸的复杂性 六 孙权迟迟不称皇帝, 不仅与当时天下的政治形势有关,而且也与他的个人能力、 以及性格有关。事实上,孙权称王或称帝,与其统治的区域大小没有区别,与其统治的民众多少也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是政治上的名声。因此, 孙权以务实的态度,来对待称帝问题。网络配图 七 那么,孙权为何要在吴黄龙二年( 229) 称帝呢?,因为曹魏第一代皇帝已死,而少有政治实践经验的新皇帝刚刚即位;蜀汉要北伐, 而蜀汉实力很弱, 根本不可能与吴为敌了。相反, 蜀汉北伐, 还需要得到吴的大力支持。当孙权已感觉蜀的威胁已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称帝,再无危险,于是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由此可见, 孙权在称帝一事上,极为小心,非常稳重, 表现出隐忍可屈的性格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