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莎公爵——英国古代唯一主动让位国王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37年6月,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因为爱情主动放弃王位成为温莎公爵,他成为大不列颠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君王,同时也是英国古代上唯一一个主动逊位的国王。有人说温莎公爵这是叛国,甚至说他是德国希特勒的间谍。不过这些都是真的吗?这件事情至今让人很难说清楚,温莎公爵是否真如传言所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吗?当作英国的上层贵族,温莎公爵出卖国家的目的又是为何呢?

点击查看原图

  温莎公爵即“爱德华八世”。他是英国君王乔治五世和王后玛丽的长子,他有一个很长的名字即“爱德华.艾伯特.克里斯蒂安.乔治.安德鲁.帕特里克.大卫”。1910年爱德华被立为王储,1911年被封为威尔士亲王。在首次全球大战中,爱德华主动参加英国陆军,担任英国的陆军参谋,在法国战壕中出生入死,同德国军事作战。战后,他代表英国王室出访欧美各国,爱德华王储深受各国政府的好评。1936年1月20日,爱德华继承英国王位,成为大英帝国温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十个月后,被称为“爱德华八世”.爱德华因为执意要娶辛普森夫人遭到英国首相等人的坚决反对。爱德华为了心爱的人居然宣布退位,他在位时间仅323天。

  爱德华八世一生中最具争议的事情是,这位曾经的大英帝国君王是否曾当作德国人的间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他有役有出卖大英帝国和法国的利益?

  一位名字叫作马丁.艾伦的古代作家,曾声称自己手中掌握了爱德华当作德国间谍的真实证据一一爱德华写给德国元首希特勒的信。在信件中,爱德华亲切地称呼希特勒为“亲爱的希特勒”。在这封信件中,爱德华向希特勒透露了当年代表英军指挥官到法国前线巡视的资料,在六个星期内,德军闪击法国、击败英法联军,爱德华提供的详细军队情报中,甚至还包括法军防线弱点的军队机密。

  这封信件的署名为英文字母中的"EP".即是温莎公爵使用的简称,落款日期为1939 11月4日,也就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全面爆发两个月之l后。爱德华还称,在英国被迫签订有利于德国的和平协议后,爱德华将重新登上英国王位。

点击查看原图

  马丁.艾伦把一切能够证明爱德华卖国的证据全部收录到了一本名叫《谜团记录》的书中。那么,当作大英帝国的君王,爱德华是否真的是叛国贼呢?他又为何会出卖自己国家的利益?

  1939年10月4日,爱德华以英国前国王的身份对法国进行了一次亲善访问。然而,就在第二日,波兰就宣布向德国投降。随即,德国向西线进攻。当时,英国媒体向外界宣称,爱德华此行除了表示英法亲善之外,还承担着为英国打听法国防务的任务。

  马丁.艾伦在他的新书《隐藏的日程》中披露出。爱德华此次出行还有一个极为隐秘的任务,就是充当德国人的间谍,他将自已能够搜集到的所有信息都提供给了希特勒,促成了希特勒对英法联军的闪电攻击。当时的白金汉宫对爱德华的叛国行为也有所察觉。但是家丑不可外扬,大英帝国的前任国王都卖国的话,这让骄傲的英国人情何以堪?为了维护英帝国的脸面,英国当局销毁了爱德华通敌叛国的所有罪证。于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马丁.艾伦所掌握的这些信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据了解,马丁.艾伦的父亲彼得.艾伦,曾在1983年写过一本名为《王冠与纳粹十字》的书,书中也提到,爱德华同纳粹德国关系不一般。而马丁.艾伦手中的这些信件正是来自于他的父亲。

  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彼得.艾伦曾多次采访希特勒曾经的军需部

  长阿尔伯特.斯皮尔。198。年7月,斯皮尔亲手把一封信交给了彼得.艾伦,并且诡秘兮兮地对彼得说:“它或许对你有用。”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希特勒:我最近刚从北方旅行回来,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己把我度假的情况非常详细地告诉了你的熟人B先生,我无法进一步强调这些信息的重耍性,因此就尽量详细地对我们的朋友作了汇报。

  有人向我提出了未来接受欢呼的建议,我也有同样的想法。虽然这件事将有助于缓和我们两国的关系。但我的意思是。这件事应非常小心地进行。我已得到通知,如果事件仍是那样的话,我将再去一些地方。

  我相信,我可以从我们的朋友那里得到有益的帮助。

  1939年11月4日于巴黎

  那封信是用德文写的,不过,彼得并没有在意这封信,随手将它扔到了家中.信中提到的B先生。彼得也不清楚是哪一位。后来,马丁.艾伦开始写书.当写到法籍国际商人查尔斯.比多克斯时.通过多方查证.他才明白信中提到的"B先生”就是比多克斯。

  比多克斯是当时法国的贵族.在爱德华大婚的时侯.曾经送了一座城堡当作公爵完婚的地方。两人因此成为好友。1937年。爱德华在访问完德国之后,想要去访问美国,却受到警告,如果他不能断绝和比多克斯的联系,任何访问都将成为公共关系的灾难,因而未能成行。1939年秋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前夕,因为议会将越来越多的精力用于应付可能发生的大战上,公爵有机会恢复同比多克斯之问的友好关系。按艾伦的说法,正是在193蟀11月6日,公爵在与比多克斯共同进餐时,将出卖英法两国利益的军队情报交给比多克斯,再由比多克斯转交给希特勒。第二日,比多克斯便离开了布鲁塞尔,他的目的地是德国的科隆和柏林。

  后来,比多克斯向希特勒效忠的事得到了证实,1942年,他在北非被捕,从其身上搜查出来的文件证实了他德国间谍的身份。随后,他在美国接受了联邦调查局的审讯,最终自杀身亡。为此,马丁.艾伦坚持认定,比多克斯就是那封诡秘信件中提到的“B先生”,而“EP”则是“爱德华王子”的缩写。那么,仅仅凭这一个缩写就可以证明这封信真的是爱德华所写的吗?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马丁.艾伦就拿着这封信件到处查证与温莎公爵一致的书法笔迹。但是,结果让他失望。后来,伦敦一位书法鉴定专家费利巴拉维尔在仔细地研究了爱德华其他的书祛笔迹后,认定这封信出自公爵之手。不过,纸张鉴定专家却鉴定出,写这封信的纸张并不是现代的纸,换句话说,这封信可能是别有用心者的伪造。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公爵叛国的事情就不存在。在世人眼里,爱德华是一个大人物,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出来。马丁.艾伦曾经说过:“英国王室和政府一直不欢迎流亡的温莎公爵回国,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娶了瓦丽斯,这种解释太勉强,一定还有其他真相。

  究竟爱德华公爵有役有背叛英国个他是否真的成为希特勒的间谍?这件事情还有待更加详细的史料论证。

阿德里安堡之战中的哥特式胜利是怎么回事?暴露了罗马在战场上的军队弱点

阿德里安堡之战中的哥特式胜利暴露了罗马在战场上的军事弱点。由于他们成功地使用对抗罗马步兵,哥特人获得了胜利。这次哥特式的胜利为进一步的德国攻击打开了大门,开始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结束了西欧的罗马帝国统治。 在公元378年8月,战斗发生在叛逆的哥特人和一支被召集起来镇压哥特式叛乱的罗马军队之间。实际的战斗发生在距离伊斯坦布尔以西的希腊,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边境附近的现代埃迪尔内阿德里安堡约13公里处。冲突涉及东罗马帝国的野战军队,由弗拉维乌斯·瓦伦斯指挥,反对一支混合的哥特式军队,其核心由弗里格格恩下的Tervingi部落组成,由阿拉图斯和萨普拉克斯以及其他哥特部落领导的格雷图吉尼支持。 哥特人在公元376年与罗马人签订了一项条约,允许他们在帝国内定居,但由于他们从罗马人那里得到的虐待,哥特们反叛了。瓦伦斯打算结束这种哥特式的威胁,但他过早地根据关于哥特式下等数字的伪造情报报告进行了攻击,而没有等待格拉蒂安皇帝下的西罗马军队抵达。在战斗中,罗马军队彻底失败了。三分之二的罗马军队,大约15,000名士兵被杀,包括瓦伦斯。 哥特骑兵 阿德里安堡的哥特式部队配备了重型骑兵。哥特式骑兵骑在强壮的马匹上,可以承载骑手的重量和身体盔甲。哥特马穿着防弹衣,以保护动物免受各种武器的伤害。由于他们的装甲马不易受到严重伤害,哥特骑兵更愿意与敌人靠近并使用他们选择的武器,具有毁灭性冲击和致命效果的冲刺矛。哥特式骑兵战术在阿德里安堡之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战场分析与战术 在夏季的中午炎热时期,两支罗马军队的先进分朝着哥特人的方向前进。瓦伦斯愚蠢地决定在格拉蒂安到达战场之前开始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因为他正在寻求所有的荣耀和错误的侦察,说服他只有一半的哥特力量存在。 阿德里安堡之战在几个阶段发展起来。首先,罗马人向哥特式营地前进。随着罗马军队的接近,哥特人采取了防御阵型,将他们的马车圈成了一个保护他们的妇女和儿童的拉杆。他们用步兵保护他们的临时防御。 其次,罗马军队正在遭受酷暑,口渴和饥饿,而在没有哥特式骑兵的情况下,正在谈判休战,当时罗马骑兵部队的无序攻击引发了一般的军事行动。 第三,在罗马骑兵袭击失败后,哥特式骑兵突然从觅食的远征中返回并猛烈冲向罗马右翼,导致许多罗马士兵死亡。随着更多返回的哥特骑兵到来,他们积极攻击罗马人暴露的左翼。罗马人的队伍被两侧的哥特式骑兵攻击击碎,直到完全爆发。 最后,在罗马骑兵在混乱中被赶出战场后,哥特骑兵继续攻击罗马步兵的侧翼,迅速围绕并消灭罗马中心。大约三分之二的罗马军队在炎热的夏季战场上死亡,其中包括Valens,其身体从未被发现。 战场影响与意义 虽然由于罗马的失败,阿德里安堡之战很重要,但冲突的真正影响在于战争的未来。从西方战争开始直到在阿德里安堡的交战中,带有棍棒,剑和长矛的步兵在欧洲战斗中占据了战场。骑兵部队偶尔会进行罢工,扫射侧翼,并进行侦察行动,但只有少数骑在马背上的战士直接对抗敌军。 这场战场战术随着阿德里安堡的哥特式胜利而改变。哥特式骑兵成为中世纪骑士和许多骑兵部队的前身,这些部队将在未来1000年内统治欧洲战场。只有当英国长弓弓箭手在克雷西(公元1346年)和阿金库尔(公元1415年)击败法国骑兵时,阿德里安堡的骑兵战术才开始从许多欧洲战场上消失。到了20世纪,马骑兵已经被地面和空中的装甲机械化骑兵所取代,类似的机动和战术再次复活。 随机文章盘点世界十大禁用刀,三菱军刺捅人非死即残废(个个见血封喉)存在于幻想中的欧洲载人登月计划,意图建造月球村/NASA发声支持大蛇丸偷走外道魔像,没有轮回眼险些丧命(被佩恩追回)七大被宣布灭绝又找到的动物,山地矮袋熊灭绝2万年被再次发现平行时空的真实案例,三件事证实平行世界真实存在/不同时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郑桓公用过,皇太极也用过

借刀杀人是中的第三计,同时也是第一套胜战计的第四计,书中原文是这样的“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译文是这样的“敌人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利用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就不必自己付出什么力量了,这是从《损》卦中推演出来的计策”。 这一计策的名字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下》,当时郑桓公想要侵占郐国,但是郐国有不少的能臣勇将不好打。他的谋士就为他出了一个计策,让手下人去讲郐国的英雄豪杰、能臣勇将的名字都记下来。自己挑选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在城门边设了一个祭坛,一下子引来了很多人公布自己要攻打郐国的消息,并放出消息说郐国的能臣勇将不喜欢自己的国君,想要邀请自己做他们的国君,他假装宣誓当自己攻下郐国之后就将郐国的良田赠送给他们,并让他们做大官,然后将写有能臣勇将名字的帛书埋在了祭坛下面。后来帛书到了郐国国君的手中,郐国国君一怒之下将这些人全都杀了,最后郐国被郑桓公不飞就灭了。 在历史中有一个经典的借刀杀人的事件,这就是皇太极计除袁崇焕,当时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结果被袁崇焕挫伤满军锐气而败北,努尔哈赤也因为这件事羞愧愤懑,气急身亡。他的儿子皇太极经过几年的准备再一次进攻。这次他避开了宁远想要直插后方,但是袁崇焕及时赶到满军又一次败北。为了除掉袁崇焕,又因为皇帝多疑,所以皇太极想到了一个借刀杀人的妙计。他派人用重金贿赂明朝宦官。让宦官“告密”。宦官“告密”说袁崇焕因为与满军签订协议,所以满军才成功翻阅长城进入内地。最终一代名将袁崇焕因为皇帝的不信任最终被斩首。 随机文章埋下亡国种!如果清朝12位皇帝齐聚皇太极最想骂谁?埃及出土木乃伊是无价之宝,为制作木乃伊而掏空内脏美国超级黑科技tv-8核动力坦克,克莱斯勒打造水陆两栖核战坦克苏联多炮塔神教T35坦克,武装到牙齿却被吊打(3门炮5挺机枪)宇宙膨胀的三种结果,反弹收缩/大撕裂/绝对零度(都是宇宙末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