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浚指的是拓跋濬,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李未央历史原型冯太后的老公。历史上拓跋浚是病死的,其谥号为文成皇帝,葬于金陵。至于历史上拓跋浚死于何病,没有具体说明,可能是风寒,也可能是其它病。
一、历史上拓跋浚怎么死的

历史上拓跋浚出生于公元440年,病逝于公元465年,享年26岁。至于历史上拓跋浚死于何病,没有具体说明,可能是风寒,也可能是其它病,毕竟古代医疗水平差,随便一个病都可能死人。不过小编猜测拓跋浚可能死在女人身上,他14岁就有了小孩,过早性行为,再加上房事太多,这些也是会致人死亡的!

据小编查询,北魏拓跋家族的人好像都很早就有了孩子,拓跋浚14岁就有第一个孩子,他的拓跋显12岁就当父亲了,帆叶网,我们知道过早性行为是不利于身体成长的,再加上拓跋浚老婆多,也生了很多孩子,所以小编猜测拓跋浚可能是身体扛不住早逝的,毕竟历史上这种皇帝也不在少数!
二、拓跋浚当了多久的皇帝

拓跋浚(440年~465年),鲜卑族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他是景穆皇帝拓跋晃长子,公元452年十月初三,拓跋濬在永安前殿即皇帝位,成为北魏第五位皇帝;公元465年,拓跋浚病逝,年仅26岁,所以拓跋浚当了14年的皇帝。

尽管拓跋浚只当了14年黄帝,但他在位期间,平定内乱,改革官制,恢复佛教,为北魏做出了杰出贡献。另外,拓跋浚虽死的早,但他的老婆冯太后为他争光,冯太后掌管大权江山二十多年,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也为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措施打下了基础,清除了障碍。
三、历史上拓跋浚有孩子吗

历史上拓跋浚虽然只活了26岁,但他孩子一堆,有献文帝拓跋弘、安乐厉王拓跋长乐、广川庄王拓跋略、齐郡顺王拓跋简、河间孝王拓跋若、安丰匡王拓跋猛、韩哀王拓跋安平和西河公主。其中献文帝拓跋弘生母是李贵人,养母是冯太后……查看更多
盘点中国四大“有才无德”的历史名人,有没有颠覆你的想象?
如今,在演艺圈里讲究一个词,叫“德艺双馨”,其实也就是“德才兼备”!然而,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想做到这一点何其难也!不出事都是德艺双馨,一出事都是隐藏丑恶嘴脸的小人!如此之人,相信大家见多识广了! 实际上,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人才辈出,璀璨夺目,才无德之人数不胜数!这些人留下了光辉的作品,但如果深究其为人,却极为!本文就讲述四个有才无品之人,作品是家喻户晓,人品却极为恶劣! 第一个,崔颢(704—754) 崔颢是大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仅此半句诗,就成就! 然而,崔颢虽然,却没有读书人的节操,不仅喜欢赌博饮酒,还相当好色,且始乱终弃。在京城长安漂的时候,娶妻要选择貌美的姑娘,稍不满意,就抛弃,前后共有四次之多。 第二个,元稹(779—831) 元稹是唐朝大诗人,流传最广的是两部作品,其一是《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其二是唐小说《莺莺传》,讲述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然而,元稹是标准的始乱终弃!近代大学者陈寅格有评价:“综其一生形迹,巧宦故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乘此社会不同之道德标准及习俗,并存杂用之时,”! 第三个,宋之问(656—712)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的大诗人,他最出名的诗歌是《渡汉江》,其中有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他还强盗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其中一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原来,后来这一首诗是他外甥刘希夷所写,宋之问为了拿到这首诗的“独家署名权”,于是就把外甥给杀了,非常残忍。更为重要的是,此人后来做官过程中,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是一个人品地下的超级小人! 第四个,李绅(772—846) 李绅是唐朝诗人,后来官至宰相,与元稹、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然而,李绅发迹之后,却变成一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更让人不齿的是,此人还爱耍权威,,为官不仁,对帮助过他的人,也冷漠对待! 后记 事实上,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品卑劣的名人,比如、牛顿、毕加索、、卢梭、马丁路德金、康有为、胡兰成、汪jingwei等人,或言行不一,或贪污受贿,或始乱终弃,或甘做走狗......丑恶不堪! 好比女神也会放屁一样,这些名人做出令人鄙夷之事,也不算什么难以置信之事。当然,其中有些人之所以“恶行”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他们名声太大,掩盖了部分人品卑劣的一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想要、诗如其人,艺如其人,,何其难呀!正因为难,所以“德艺双馨”才显得可贵,举全国上下,能有几个真正的“德艺双馨”? 其实,在1800年前,给我们上了一课。当时时局混乱,天下纷争,诸侯并起,人才短期之际,曹操首次提出“唯才是举”,抛弃了“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如今还是一样,德才兼备之人太少,唯才是举还是重点,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姓傅的历史名人都有谁?傅姓的历史有哪些?
姓傅的历史名人都有谁?傅姓的历史有哪些?中华民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也有很多的姓氏,将这些汇集成一本《百家姓》,是古人的智慧。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想知道更多百家姓文化,请关注华易网。姓傅的历史名人都有谁?先秦傅说(fù yuè),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丞相,为“三公”之一。秦汉傅宽(?-前190年),北地(今甘肃庆阳)人,汉高祖时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傅宽列第十位。傅介子(?-前65年),西汉北地(今甘肃庆阳)人,北地傅氏开基始祖。汉昭帝时,用计斩杀楼兰王,因功被封义阳(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西北)侯。傅毅(47年-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文学家。傅燮(?-187年),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人,东汉将领,曾平定黄巾之乱,官至汉阳太守,死后追谥壮节侯。傅肜(róng)(?-222年),南阳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章武元年为中军护卫,随刘备伐吴。猇亭之败时为保护刘备,死战吴军,因力竭吐血而死。傅佥(?-263年),南阳义阳(今湖北枣阳)人,傅肜之子,三国时蜀汉将领,官至关中都督,魏国攻伐蜀汉时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傅玄(217年-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傅燮之孙,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官至司隶校尉,追封为清泉侯。魏晋南北朝傅咸(239年-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傅玄之子,西晋官员,历任冀州刺史、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明人辑有《傅中丞集》。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人,傅咸玄孙,南朝宋官员。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著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29]傅琰(?-487年),字季珪,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人。南朝宋、齐官员,官至南郡内史。隋唐五代傅奕(555年-639年),相州邺(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唐初学者。精于天文历数。反佛斗士。傅游艺(?-公元691年),唐朝人,唐朝(武周)宰相,武则天宠臣,一年中四次提升,遍衣青绿朱紫,时人号为“四时任宦”。傅姓的历史有哪些?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2、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上亦称其为“复阳国”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