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少数民族南下时期,出了十六国,都有哪些国家呢?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咱们中国古代有段超乱的时期,一般历史老师也说不太清楚,教科书上也没详细写过。它就是"十六国时代",旧史家称为"五胡乱华"。相比于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大分裂时代,这"五胡十六国"对普通大众来说,要陌生多了。春秋战国,大伙都熟悉,名人太多了;南北朝呢,有花木兰的传说、有那些佛像石窟;五代十国呢,最起码大伙都知道有个"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李后主。而"十六国"有什么呢?恐怕能想起来的不多吧?咱今天就用极短的文字来说清这段极乱的历史。

十六国版图(网络图)

三国魏蜀吴,大伙都特别熟悉,最终被司马家篡了,建立了晋朝。可惜司马家"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只蹦跶了半个世纪,就被"五胡"给搞了。

所谓"五胡",就是五个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羯、羌、氐。首先搞事情的就是匈奴的老大刘渊。本来这匈奴已经被汉朝打残了,曹魏时,匈奴也老实得很,但司马家自己人互殴得血流成河,匈奴人乐坏了,赶紧也来插一杠子。双臂超长(像刘备)、拥有三根红胡子的刘渊于304年建立了"汉国",地盘在今天的山西。刘渊死后,他儿子刘聪先占洛阳,后夺长安,逮了俩晋朝皇帝(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都给弄死了,西晋于316年完蛋。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在南方的建康,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称帝,又给晋朝加血续了命,即"东晋"。从此,北方成了胡人的天下,东晋偏安江南。

灭了西晋的"汉",也叫"汉赵"或"前赵",因为刘渊的养子、白眉毛的刘曜即位后,换国号了——从"汉"变"赵"。但这国号没改几年,刘曜就连人带国都被灭了,前赵共存在了26年。前赵的终结者是奴隶出身的石勒,这位手段了得的羯族枭雄于329年灭了刘曜,自己也建了个"赵",史称"后赵",总部在今天的河北境内,石勒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奴隶的皇帝。

"后赵"的终结者是后赵第二代皇帝石虎(石勒养子)的干孙子冉闵,这是一个武力值堪比楚霸王项羽的盖世猛男。冉闵得势后,狂杀石家子孙及大批胡人,自己建立了一个叫"魏"的政权,不过他的这个"冉魏"并不属于十六国。后赵存在了33年,而冉魏只存在了3年。

在"前赵"成立的那年(304年),一个叫李雄的身高八尺的氐族帅哥在南方的成都也称了帝,国号"大成",他建立的这个国家就是十六国之一的"成汉"。李雄是擅长骑射的流民老大李特的儿子,当初李特带着一帮活不下去的穷困百姓流浪到巴蜀,和晋朝对抗。李特战死后,李雄继承老爸遗志,把老爸的事业搞大。然而这个氐族李家的成汉国到头来还是被东晋给灭了,毕竟他们力量太小且李雄死后各种内乱,再加上他们又和东晋都属南方,东晋打北方胡人打不过,打成汉还是够了。347年,东晋的驸马爷、名将桓温拿下成都,历时47年的成汉国完蛋。

咱再回过头说说北方那个灭了后赵的冉闵。冉闵杀胡人时很欢乐,可自己终究还是死于胡人之手——鲜卑慕容家的军队于352年以诱敌之计擒杀了冉闵。这鲜卑慕容家建立了好几个"燕国"。《天龙八部》里大帅哥慕容复整天想光复的那个"大燕",就是这些个"燕"。

冉闵

灭冉闵的是"前燕",它是精通天文学的鲜卑族贵族慕容皝于337年建立的。顺便说一下,鲜卑慕容家族的爷们,多数都是美男。这前燕起源于今天的辽宁,实力最牛时雄踞中原,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很多地方都归它,北京也曾做过它的首都。前燕存在了33年后于370 年被一个更为强大的胡人帝国给灭了,也就是氐族人建立的前秦。

前秦可谓十六国中实力最强、地盘最大的一个,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整个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的奠基者是武艺高强的氐族酋长苻洪,他原是后赵的小弟,后来又拜东晋为老大,350年被东晋朝廷封为氐王。后来他儿子苻健进占关中,在今天的陕西一带正式称帝,国号为"秦",定都长安。到苻洪的孙子苻坚登基后,这位十六国中人气最高的雄才帝王重用高智商汉人、"十六国版诸葛亮"王猛治国用兵,前秦所向无敌,称雄北方。

苻坚确实厉害,十六国中有俩都是他灭的。一个是前燕,另一个是前凉。前凉的地盘在今天的甘肃一带,有趣的是,它是汉人建立的——301年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的儒学高手张轨表面遵从司马家,实则在甘肃武威搞起了独立,反正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他。他的子孙们直接升级为凉王,地盘也够大,今天的宁夏一部分和新疆大部分当时都是他们老张家的。376年,前凉被实力更强的前秦苻坚给灭了。前凉存在了75年。

苻坚

一代军政奇才王猛曾叮嘱苻坚别惹东晋,但苻坚在王猛去世后把这劝告选择性遗忘,于383年亲率八十万大军南征,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八万晋军奇迹般地击败。咱们今天熟悉的成语如"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都源自这次大战中的人物。

前秦淝水惨败,直接导致帝国碎了一地,那些曾在苻坚活着的时候对其无比尊崇的各族老大纷纷乐颠颠地自立,苻坚于385年被一肚子诡计的羌族老大姚苌给弄死了,姚苌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另一个"秦"——后秦,首都依旧在长安。前秦自苻坚被杀后名存实亡,到394年苻坚的族孙苻登(前秦第六代君主)与后秦军打仗时战死,彻底完蛋,共存在了44年。

后秦曾收留并重用了一个名叫赫连勃勃的匈奴族帅哥,不过此人野心勃勃冷酷狡诈 ,混牛了后就于407年叛秦自立,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也称"胡夏",还打造了自己的首都——号称坚不可摧的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

前燕皇帝慕容皝那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慕容垂,在苻坚生前也对其大表衷心,而前秦淝水惨败后不久,他也立马独立,于384年又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另一个"燕"——后燕,首都中山(今河北唐县)。

慕容垂的弟弟、博览群书的慕容德曾和哥哥一起叛秦复燕,不过他哥死后,后燕就越混越不行,总被崛起的鲜卑拓跋家族的北魏暴揍,这慕容德就于398年跑到滑台(今河南滑县)又鼓捣出一个"南燕",今天的山东一带当时都被他包圆了。而后燕被北魏打得半死,混到407年时彻底完蛋,被沉默寡言的鲜卑化汉人冯跋所建立的"北燕"取代。这个北燕,确实够北的,在今天的辽宁一带。

慕容垂

苻坚手下还有个武力超强、战功赫赫的氐族大将,叫吕光,当时正打西域(今新疆和中亚一带)呢。待苻坚完蛋后,他乐坏了,立马跑到甘肃于386年搞起了独立,几年后又升级成凉王,他的这个政权史称"后凉"。十来年后,越混越衰的后凉就被后秦给灭了。后凉共存在了18年。

苻坚手下另一个武将、鲜卑猛男乞伏国仁原先身为部落老大时,也是很听苻坚话的,而苻坚完蛋后,他也乐翻了天,赶紧于385年在甘肃一带自立了,这个政权被称为"西秦"。

怎么样?够乱够热闹吧?不过有些人还嫌不过瘾,他们在更乱更热闹的道路上一路猛进。吕光不是搞了个"后凉"么,他给一个叫秃发乌孤的鲜卑部落老大封了官,结果这个野心不小的秃发老兄也搞起了独立,于397年在甘肃一带建立了"南凉",还抢了不少后凉的地盘。十来年后,西秦给南凉来了招偷袭,南凉直接被"袭"灭了。南凉共存在了18年。

南凉诞生的这年,吕光手下一个叫沮渠蒙逊的满脑子计谋的匈奴人打着为伯父报仇(被吕光所杀)的旗号,拥立吕光手下一个叫段业的太守为老大,造反了。他们搞出的这个政权,也在今天的甘肃一带,叫"北凉"。

"北凉"段业手下有个自称西汉名将李广后代的敦煌太守,叫李暠,他在"北凉"建立的几年后,即400年也独立了,整出来一个"西凉",地盘也在甘肃一带。不过二十年后,西凉就被北凉给灭了,西凉存在了22年。好玩的是,后来唐朝建立,还把西凉建立者李暠尊为自己的老祖宗。

五胡十六国终结于南北朝。虽然十六国时代结束了,但紧接着的南北朝依旧是大分裂时期,只不过没十六国"裂"得那么凶猛。

十六国中的好几个国家,都是被统一北方的北魏和取代东晋的刘宋所灭掉的。396—397年,北魏帝国的建立者、道武帝拓跋珪征服后燕(不过后燕的残余撑到407年才正式被北燕的冯跋终结);431年,拓跋珪的孙子、太武帝拓跋焘灭了大夏。好玩的是,这大夏在自己被北魏灭掉的几天前,还把人家西秦给灭了,结果西秦王前脚刚被大夏王弄死,大夏王后脚就被北魏皇帝给弄死了。436年,拓跋焘再接再厉,灭了北燕;439年又灭了北凉,至此终于统一的中国北方。后燕存在了24年;夏存在了26年;西秦存在了38年;北燕存在了28年;北凉存在了59年。

北魏崛起的同时,南方也发生了巨变。东晋末年,军政大权都落到了穷屌丝出身的大将刘裕手里,这刘裕打仗够猛,他于410年灭了历时12年的南燕、417年灭了历时34年的后秦,又大破北魏军队,收复了北方不少地盘,最终直接搞死了东晋司马家的俩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和晋恭帝司马德文),于420年代晋称帝,建立了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宋"。刘裕就是南朝的第一位皇帝——宋武帝。您说这晋朝悲哀吧?西晋的俩末代皇帝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被外族人刘聪弄死,而东晋的俩末代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和晋恭帝司马德文又被本朝权臣刘裕弄死,估计司马家的智商和好运,都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用完了,后代们一个比一个怂包,不怨人家"五胡"和宋武帝刘裕狠辣,只怪司马家的皇帝们太无能了!

关于十六国的历史,大伙看得还不太迷糊吧?其实可以这样记:五个凉、四个燕、三个秦、两个赵、一个成、一个夏。最后咱再列个简单的表总结一下吧:

1. 前赵:304年匈奴人刘渊建立;都城先后为离石(今属山西)、平阳和长安;329年被后赵灭亡。

2. 后赵:319年羯族人石勒建立;都城先后为襄国(今河北邢台)和邺(今河南安阳北、河北临漳西);352年被冉魏灭亡。

3. 成汉:304年氐族人李雄建立;都城为成都;349年被东晋灭亡。

4. 前燕:337年鲜卑人慕容皝建立;都城先后为龙城(今辽宁辽阳)、蓟(今北京西北)和邺;370年被前秦灭亡。

5. 后燕:384年鲜卑人慕容垂建立;都城为中山(今河北唐县);407年被北燕灭亡。

6. 南燕:398年鲜卑人慕容德建立;都城先后为滑台(今河南滑县)和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410年被东晋灭亡。

7. 北燕:407年鲜卑化汉人冯跋建立;都城龙城;436年被北魏灭亡。

8. 前秦:352年氐族人苻健建立;都城长安;394年被后秦灭亡。

9. 后秦:384年羌族人姚苌建立;都城长安;417年被东晋灭亡。

10. 西秦:385年鲜卑人乞伏国仁建立;都城苑川(今甘肃兰州西固);431年被大夏灭亡。

11. 前凉:301年汉人张轨建立;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376年被前秦灭亡

12. 后凉:386年氐族人吕光建立;都城姑臧;403年被后秦灭亡。

13. 南凉:397年鲜卑人秃发乌孤建立:都城乐都(今青海海东);414年被西秦灭亡。

14. 北凉:397年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都城姑臧;439年被北魏灭亡。

15. 西凉:400年汉人李暠建立;都城先后为敦煌和酒泉。421年被北凉灭亡。

16. 夏: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都城统万(今陕西靖边北);431年被北魏灭亡。

清朝时期最“憋屈”帝王,19岁就因病去世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历史就是时期的帝,说到同治帝,大家多多少少的会有所耳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都知道的是同治皇帝是一代天子,但是实际上说起来,同治帝的命运石非常令人可惜的,可以说他也是历史上命运非常悲惨的一位皇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清朝的12个皇帝当中,同治帝是所有的皇帝当中去世时最年轻的一位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位非常短命的皇帝,最贵为天子却仍然没有逃过病魔的纠缠,在19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所以说同治帝的命运是非常可悲的。根据历史书的记载,同治帝在临终的时候全身流脓溃烂,身体发出阵阵恶臭,连宫里的和宫女都躲之不及,生病期间的同治帝是非常的痛苦和绝望的。 那到底同治帝是死于什么病呢?根据《四朝佚闻》记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在当时并没有给予准确的结论,有一种说法就是同治帝风流成性死于性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同治帝死于天花不治身亡。同治帝不仅在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作为,加上迷乱的生活作风。最后落得一个不治身亡的下场,真的是可悲又可怜。传闻同治帝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风流成性。但是在古书上并没有记载同治帝的真正死因,毕竟是关于皇家颜面的问题。 说起同治弟他18岁登基继承皇位,处理朝政,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的风光,但是由于两个垂帘听政,并没有真正的实权。然而同治帝和自己母后的关系并不好,小小年纪就开始的勾心斗角的生活,同治6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虽然自己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但是他并没有享受到童年真正的乐趣。 同治帝患病期间,所有的太医们都用尽自己的全身解数都未能使同治的病有起色,生病期间的同治也根本没有心思管理朝政,并且同治更是没有自己的子嗣,可以说同治活的是非常的失败,虽然坐上了帝王的宝座,他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在这期间太后独断专政,把持朝政,可以说同治帝只是挂了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随机文章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图坦卡蒙木乃伊的超豪华墓室,高富帅图坦卡蒙木英年早逝(谋杀)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解读北极恐怖现象,暴风雪频发冰川时而崩塌(环境堪比火星)什么狗最干净最好养,贵宾犬/金毛(聪明呆萌爱干净/最适合家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简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末年至三国时期将领。 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等共尊奉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黄武二年(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于黄武三年(224年)病卒,年六十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 中平五年(188年),朱治被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 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领步骑,往徐州帮助讨伐。 从平江东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朱治便辅助其子孙策,依靠于。他后来知道袁术不立政务、品德,便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太傅马日磾正滞留在寿春,便辟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当时,吴景在丹官,而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朱治便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兴平二年(195年),朱治从钱唐想进至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派兵抵御。两军发生战斗,许贡军大败。许贡南逃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遂进入吴郡,代领太守事务。孙策成功平定江东。 建安二年(197年),朱治举孙策之弟孙权为孝廉。 转战江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所伤,旋即不治身亡。朱治与张昭、等继续辅助孙权嗣位。 建安七年(202年),孙权表奏朱治任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以娄、由拳、无锡、毗陵四县为其食邑,允许其设置长吏。后参与征讨夷越,平定东南,并擒获黄巾余军陈败、万秉等。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占领荆州,威震南土,孙权之堂兄、曹操的亲家孙贲畏惧,想要送儿子到曹军处为人质。朱治听到后,向孙贲陈说安危,孙贲便不送子质。 晚年生涯 孙权视朱治为上将。孙权进封吴王后,朱治每次进见,孙权仍亲自迎接,以厚礼相待,设宴、赠予,恩泽、敬意特别多,连朱治的随从都有礼物。 黄武元年(222年),朱治被封为毗陵侯。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拜朱治为安国将军,授与金印、紫绶,徙封邑到故鄣。孙权常赞叹朱治忧心、勤于王事,令其担任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不过,朱治只愿意接受领四县的租税。但当地子弟及吴四大族多到郡出仕,郡吏常常以千计,朱治统辖了数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数百人。 每年进献,孙权都答报过厚。而当时丹杨深地,叛乱频频发生,而朱治仍觉年事而高,思恋故乡,自表到故鄣屯兵,镇抚山越。郡中的长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访,朱治任都引见,与他们共饮欢宴,乡党的人都引以为荣。朱治在故鄣居住数年后,又返回吴郡,住了三十一年。 黄武三年(224年),朱治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个人作品 《全三国文》载有朱治的作品一篇:《说孙贲》。 人物评价 陈寿:①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②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①朱治、吕范以勋旧重,、以胆勇称,皆隐然敌国有古大将之风。②天分鼎裂,鸷搏狼抗。成霸安疆,式资良将。形势深阻,江山沉雄。势常北向,以守为攻。舟楫是利,武骑无用。矫矫诸臣,功崇信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