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汉高祖刘邦为何能三次夺取韩信的兵权 本来道理很简单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汉高祖刘邦夺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凭借出类拔萃的个人能力,无以伦比的战争智谋和天下无二的军功战绩,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军队能力,才在中国古代上被称为千年一出的兵仙,按道理来说,韩信军队能力超强,治军能力也不弱,为什么汉高祖刘邦三次都能轻易夺取韩信的兵权?

  一、韩信的兵权来自哪里

  韩信原来是楚霸王项羽手下的执戟郎,在汉高祖刘邦率军进入封地汉中的路上投靠了汉高祖刘邦的军事,后来经夏侯婴和西汉萧何的大力推举,汉高祖刘邦才重用了韩信,登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在彭城之战汉高祖刘邦兵败后,才赋予韩信独立的兵权,韩信才开始独自率领军事出战黄河以北,以从属关系来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的直属部下,韩信的一切都是汉高祖刘邦赋予的,包括官职、地位、兵权,甚至连后期补给、粮食、物资都来自汉高祖刘邦的赋予。

image.png

  韩信不是彭越、英布,彭越和英布向来是独自带领一帮人打游击战的,和汉高祖刘邦没有从属关系,彭越和英布的手下也是自己打天下向来尾随的,与汉高祖刘邦也没有关系,彭越和英布更像是汉高祖刘邦的盟友而不是属下,但韩信不是,按现在的理念来说,韩信是职业经理人,汉高祖刘邦是老板,韩信是帮汉高祖刘邦打工的,韩信的一切合法权力来自于汉高祖刘邦的授权,汉高祖刘邦能授予韩信权力,同样也能夺走权力,比如兵权,这是汉高祖刘邦夺取韩信兵权的法理基础。

  二、汉高祖刘邦夺取韩信兵权的手段

  除了皇帝本人调兵之外,秦汉时期的兵权是由虎符调动的,惟独皇帝不用,但并不是人人都认得皇帝,皇帝如果能证明自己是皇帝,就能直接调兵,帆叶网,而对于除皇帝之外的所有人来说,调兵的前提条件就是虎符,皇帝授予虎符给将军,将军凭虎符调动军事,同时皇帝还要派出监军视察虎符使用情况,调兵有着一整套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为所欲为的。

image.png

  汉高祖刘邦首次夺取韩信兵权是在韩信攻破魏国和代国之后,直接派了个使者就把韩信的精兵调走了,调到荥阳去抵御楚军主力,非常简单,没有很复杂的过程,只需要派个使者就行,这个时候韩信刚刚击破了魏国和代国,应该收降了很多魏国与代国的降兵,但汉高祖刘邦调走的是精兵,汉高祖刘邦的这个调兵属于正常的军队部署,韩信当作汉高祖刘邦的下属,只能服从命令。

  《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汉高祖刘邦第二次夺取韩信兵权是在韩信攻破了赵国之后,正好汉高祖刘邦在成皋兵败,全军覆没,汉高祖刘邦带着夏侯婴两个人以汉使者身份进入韩信军营,趁着韩信还没起床,然后直接到了韩信的卧室中,拿走了韩信的虎符印信,并没有惊醒韩信,汉高祖刘邦以虎符和印信如今韩信军中将领开会,韩信醒了之后才知道汉高祖刘邦来了,连兵符和印信都被收了,大惊失色。

image.png

  汉高祖刘邦第二次夺韩信兵权,与首次有巨大的不同,有些偷偷摸摸的感觉,事实上这是汉高祖刘邦的慎重,也是汉高祖刘邦对韩信有所怀疑,当时汉高祖刘邦在成皋全军覆没,手上无兵无卒,整个黄河以南汉高祖刘邦的阵线惟独荥阳到南阳一带的守军,这个时候韩信在赵国的军事数量直接超过了汉高祖刘邦在黄河以南的军事数量,如果韩信不听汉高祖刘邦命令自立,汉高祖刘邦就会陷入困境,这事在当时比比皆是。

  比如陈胜派出武臣攻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陈胜没办法,武臣派出韩广攻打燕国,韩广又自立为燕王,武臣还是没办法,对于操纵手下将领,汉高祖刘邦显然比陈胜、武臣之类的能力强多了,汉高祖刘邦之所以隐蔽地夺取韩信的兵权,只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如果明面上只带着夏侯婴两个人进入韩信军营,那会不会给韩信错觉,汉高祖刘邦消除了这个隐患。

image.png

  至于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直接进入韩信的卧室?这道理就很简单了,只需要适时亮明身份就行,韩信军中多的是汉高祖刘邦的亲信,韩信的兵权是汉高祖刘邦给的,尤其是军中的校尉级士官,中高层将领,那都是尾随汉高祖刘邦一路反秦打出来的,汉高祖刘邦三年反秦战争中,根本就没有韩信,只要证明了自己身份,找个熟悉的将官一起进入主帅韩信的卧室,不是轻而易举吗?

  汉高祖刘邦第三次夺韩信兵权是在垓下之战结束后,直接在战场上夺了韩信兵权,为了击败楚霸王项羽,韩信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齐王,同时配给韩信30万军事,除了韩信之外,孔将军和费将军各有10万军事,周勃还有20万预备队,汉高祖刘邦也带着10万的中军,这个时候汉高祖刘邦夺韩信兵权,同样是一纸命令就行,韩信不得不交啊,虽然贵为齐王,同样是高级打工仔,能不交吗?除了谋反与上交兵权,韩信没有其他选择,况且汉高祖刘邦还是蓦地突击,不交,还有40万军事等着韩信,况且韩信手下也基本是汉高祖刘邦的亲信。

image.png

  《史记 高祖本纪》:楚霸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汉高祖刘邦能这么轻易夺取韩信的兵权也有一个主要的理由,韩信没有谋反的意图,这从韩信拒绝蒯通的话就能看出来,蒯通向来劝韩信背叛汉高祖刘邦自立,韩信不听,韩信说:

  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害,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如何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image.png

  韩信就是个耿直人,汉高祖刘邦以国士待之,韩信以国士报之,就这么简单,况且韩信平生的理想就是裂土封侯、封王拜相,没有自立的野心,如果韩信是个有野心的人,汉高祖刘邦能夺韩信兵权一次两次,绝对夺不了第三次,韩信有野心的话,就会培养自己军中的亲信,以自己的亲信代替汉高祖刘邦的,会进行一系列的自立行为,比如招揽名士、私养死士,就像高平陵政变中的司马懿一样,但韩信不是司马懿,他没有谋反之心,汉高祖刘邦才会轻而易举夺取韩信兵权。

汉高祖刘邦当上帝王之后,他的父亲刘煓还有没有再生儿子

作为开国的,一辈子可能都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因为自己的老父亲,这样的人应该如何来安排呢?其实从刘邦的庙号来看,刘邦的父亲刘煓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称呼,所以在这一点上面,即使是皇帝的也不能够例外。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封建王朝里面屡见不鲜,在《红楼梦》里,元妃省亲的情节里面,就有父亲祖母一起跪迎自己的女儿孙女的情节。在等级观念极为森严的时代里,这既是礼仪,又关乎到皇家的体面,所以丝毫马虎不得。 刘煓在历史上被称为太上皇,也是第一位活着的太上皇,虽然地位很高,但是也极为尴尬,可以说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记载,刘邦称帝之后按照惯例拜见自己的父亲刘煓,有人劝说刘煓:“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所以,后来刘邦就把刘煓封为太上皇帝了。 刘煓作为太上皇帝,荣耀至极,那么有没有女人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地投怀送抱,或者在刘太公刘煓当上太上皇之后,有没有再给刘邦生弟弟呢?这样的问题虽然看起来很是滑稽,但是在古代人眼里,人丁兴旺的观念一直都很重,即使是花甲之年的老头子,也要纳妾生孩子,儿子多,家族势力强大,在外面就不会被人欺负。因此家里面有多少男丁是衡量一个家族是否繁盛的重要标志。 刘煓在被称为太上皇帝的时候,已经是快80岁的老人了,但是这个年纪的老人有没有权利去讨一个小老婆,或者把安排给自己的小宫女据为己有呢?相信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后宫之事历来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那么,刘煓纳妾或者给刘邦生弟弟的事情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在小编看来,假如刘煓给刘邦生了弟弟的话,那么在历史上会有清楚的记载的。而我们纵观所有关于的历史记载,都只列明了刘煓一个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分别是刘伯,刘仲,宣夫人,刘邦和刘交,前面四个子女是刘煓的原配昭灵皇后所生,刘交则是由刘煓的继室所生,而刘邦的生母在刘邦斩白蛇起义之前就已经去世,所以,在刘邦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的时候,就将李氏封为太上皇后。所以,各种历史典籍都没有记录刘邦在称帝之后有弟弟的存在,那么基本上是确定了的事情。 虽然刘太公刘煓当上太上皇之后,没有再给刘邦生弟弟,但是不排除刘煓有其他的女性,这一点相信天生就是流氓的刘邦也不会阻止自己的父亲去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至于他的继母李氏要不要反对,这就是不是小编关注的重点了,况且,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是没有权力去干涉自己丈夫做什么事情的,大家说是吗? 随机文章为什么叫夏朝?有什么依据?兵马俑简介揭秘1999年地球恶魔脸事件,云层组成恶魔脸覆盖半个地球(总统吓尿)揭秘摸金校尉的所有口诀,真实存在的摸金校尉十六口诀(分金定穴)河北异能者杀人事件,通过精神力控制别人变成傀儡(杀人不用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栾布公然违抗汉高祖刘邦命令,拜祭​彭越​,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杀他呢?

处死后,余恨未消,下令将其枭首示众于洛阳城,并下诏道:“有敢于收尸临哭者,一律逮捕。” 彭越的不幸遭遇和刘邦的严酷命令,引动一位豪侠人物前来抗命祭奠。这位留名千古的英雄,就是栾布。 栾布,梁国人,与彭越算是老乡。两人的交往,可以追溯到秦末。那时,彭越是渔民,栾布是受雇于酒家的伙计,都穷得叮当响,都喜好游侠交往。栾布年少,视彭越为大哥。往来数年后,栾布被强人劫持,卖到燕国做奴隶,曾经为主人家复仇雪恨,在燕国的游侠社会,名声远扬。 秦末乱起,燕王韩广部下的将军臧荼,看重栾布,推举他做了都尉。项羽灭秦分封天下,臧荼受封为燕王,栾布成为麾下的重要将领。汉帝国建立,臧荼举兵谋反,栾布随臧荼与汉军作战,兵败被俘。当时,彭越领军随同刘邦作战,念及旧情,用重金将栾布赎买出来,任命他为梁国的大夫,甚是亲近信任。 彭越出事时,栾布正出使齐国。出使结束后,得到彭越被秘密逮捕,送往洛阳的消息。他前往洛阳,见到的是彭越被枭首城头的惨景。他放声痛哭,跪伏于彭越头下,将奉命出使的结果一一上奏,宛若彭越在时一样。奏事完毕,栾布取出准备好的祭祀用品,哭灵祭祀。 栾布的行动,触犯了诏令。有司当即逮捕了栾布,报告了刘邦。刘邦大怒,备下大锅柴火,下令将栾布带上来,劈头就是一通痛骂:“你这王八小子,要与彭越一起谋反?下令不准收尸哭灵,你偏偏要来号哭祭祀,地谋反。马上给老子煮了!”被提解赴刑的栾布,回过头对刘邦说:“希望说一句话再死。” 刘邦道:“有什么话?” 栾布说:“当初,陛下败走彭城,困于荥阳、成皋之间,项王之所以不能乘胜一路西进,完全是因为彭王,彭王往来游击于项王身后,在梁国地区为汉攻扰楚国。当时,彭王一回头,与楚联合则汉败,与汉联合则楚破。更何况陈下、垓下会战时,若没有彭王的参战,怕就没有项王的灭亡。” 见刘邦听着,栾布继续说道:“天下已定,彭王领取剖符,接受封王,一心一意守成,指望代代相传。而如今眼下,陛下紧急征兵于梁,彭王因病不能出征,就被怀疑谋反。找不到谋反的证据,就苛求寻事予以诛灭。臣下惊恐不安,担心功臣们从此人人自危,天下惴惴不安。现在彭王已经死去,臣也生不如死,请赴汤就刑。” 据说,刘邦听了栾布这一番辩白后,下令释放,任命他为汉之都尉。 史书上说,这位豪侠栾布,经此大灾大难后,从此顺风顺水。不仅仕途上一帆风顺,而且声名远扬于江湖里巷。栾布死后,在燕国和齐国的民间,出现了不少祭祀栾布的神社,名为“栾公社”,都是景仰栾布的老百姓修建的。他们敬重栾布的侠行厚义,以为他能有后来的功业富贵,都是因为当年有德于彭越之善行的结果。 这位豪侠栾布,在历史上留下一句有名的话:“穷困的时候不能忍受屈辱,算不得好汉;富贵时不能随心快意,算不得贤人。”据说,他发达后的为人行事,都以此为准则。承受过的恩德,必定厚重回馈,遭遇过的仇怨,必定设法报复。真真是爱憎分明,公私不分,不愧为名重于游侠社会的枭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