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刘备重用魏延也不重用赵云 刘备为何要这么对赵云

时间:2023-08-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还不了解:刘备和赵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刘备重用魏延却不重用赵云?是刘备埋没了赵云吗?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诸葛亮、赵云一文一武,迸发出的人格魅力,为后人广为称颂。赵云能文能武,赤胆忠心,为什么刘备、诸葛亮一直对他“待遇过低”,是刘备离不开赵云这个保镖?还是刘备没注意到赵云的才华?

  白马、银枪、亮甲的英雄少年,这是人们对赵云的印象,坊间更有“一吕、二典、三赵”的说法,三就是赵云,由于三姓家奴吕布、典韦去世较早,人们把赵云排在关羽、张飞之前,足可见坊间对他的爱慕。

  《三国演义》中,罗老更是不惜笔墨,赵云身上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甚至登上戏剧舞台。赵云之所以受欢迎,源于他忠义、武功高强、英俊帅气,同时谦逊低调,简直是国人的心中完美形象的化身,完全适合国人的审美形象。

image.png

  赵云

  《三国演义》七十三回,关二哥曾说:“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赵云被封为“五虎上将”,古代上果有此事?

  《三国演义》中。子龙出场时,一个英俊少年形象,刚出道就战平河北名将文丑,公孙瓒讲赵云介绍给刘备,一向善于识人的刘备,生出不舍之心,两人离别之际,刘备更是牵着子龙手流泪,甚至说出:“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

  不难看出,刘备不惜出卖自己的老同学(师于卢植)、救命恩人,也要挖墙脚得到子龙,面对刘备慧眼识人,子龙更是下定决心,投靠刘备这位英雄之主、明主。后来的事实证明,赵云对刘备的感情是真的,子龙离开公孙瓒后,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当即驱马奔赴邺城。

  《三国志》中记载,赵云不顾危险投奔刘备,刘备将子龙视作心腹、弟弟,与子龙睡在一张床上,以主要的事情相托。《三国演义》携民渡江中,刘备更是将全家老小托付,子龙更是长坂坡上挑下曹将50多名,在一代奸雄曹操百万军事中七进七出,血撒征袍,救出刘禅。

  古代上有没有长坂坡单骑救主呢?是有这件事,子龙因护主有功升为牙门将军,但刘备摔孩子这件事,纯属罗老先生编排的。可以看出,子龙拥有不俗的军队才华,但是独自领军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时候以战将的身份出场,例如计取贵阳。

  子龙更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三国志》中记载,子龙以弱旅抵挡曹真大队人马,初战失利,但子龙并没有退却,亲自断后,曹真不敢轻易追击,大部队化险为夷。回到营寨,诸葛亮要奖励他,被谢绝。

image.png

  诸葛亮率领军事撤回汉中时,子龙也贬职为镇军将军,这是子龙生前最终的官职。为什么子龙跟了刘备一辈子,都没有被封侯?关张暂且不说,即便中途跟随刘备的马超,也被封侯了,难不成子龙功劳不够?

  子龙对刘备的主要性,要从入川前、入川后两个阶段看。入川前,刘备靠织席贩履度日,家境贫寒,生活极为落魄,依靠过人的忽悠能力,成功得到当地几个富户的支持(跟一代奸雄曹操很像),拉起了一支小队伍。

  刘备没有地盘,手下只有关张,如此落魄之际,赵云前来投奔,刘备当然十分信任,甚至同床而眠,特别是经历长坂坡胆战心惊,帆叶网,刘备与赵云的关系进入蜜月期,后来刘备率兵入川,任命赵云担任留营司马,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兼任公安局长。

  这个时候,刘备的两个兄弟关张,主要谋士诸葛亮都在荆州,刘备将如此要职交给赵云,可以看出刘备对赵云还是极为信任的。而赵云的表现十分卓越,截江救阿斗,忠实地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但是刘备入川后,在成都称帝,顿时大权在握,变得位高权重起来,身边更是人才济济,内心认为赵云是个将才,不是个帅才,不堪大任,更不把赵云当回事了,所以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赵云提出不同意见,便遭到刘备冷遇。

  对于赵云来说,当个保镖或者保姆,自然不是当初舍弃公孙瓒投奔刘备的初心,赵云当初是被刘备英雄抱负折服的,跟随刘备匡扶天下。然而数十年的沙场驰骋,刘备分配给赵云的任务更多的是保镖、管家范围的,可想而知赵云心中应该是不情愿的,也间接反映出,赵云在刘备心中地位很低,远不如魏延。

image.png

  《三国志》记载,刘备封汉中王后,表奏诸臣功勋,马超、徐靖、关羽、张飞、法正、诸葛亮等120多人,唯独不看赵云,由此可见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刘备自封汉中王后,封了四位将军,前将军关羽,后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唯独没有赵云,赵云依旧是个翊军将军,一个杂号将军。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将,只是罗老先生根据《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演绎而来的,可以看出陈寿、罗老先生心中,赵云的位置很主要。

  关羽死后,刘备急于兴兵复仇,讨伐东吴孙权,大局为重的赵云提出反对意见,当下的国贼是一代奸雄曹操,不是孙权,只要灭了曹魏,东吴就不成问题,现在一代奸雄曹操刚死,儿子曹丕更为猖獗,因此应当北伐曹魏。

  实事求是说,赵云的意见十分难得,具有远见的,如果是一代奸雄曹操,可能意识到自己长期忽略赵云的才华,刘备意想不到的莽撞,不信任赵云,甚至连保镖也不让他做了。另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秦宓,被迫吃了牢饭。这件事上,最应该提出反对的意见的诸葛亮,并没有力挺赵云,只能最终感慨:“若法孝直在,必能阻我主东征。”赵云这件事惹恼了刘备,这为今后不受重用埋下伏笔。

  刘备称帝后,赵云的官职仅为中护军、镇东将军。同时期的张飞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马超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可见差距之大。即便是后来者魏延,也被刘备授予镇守汉中的重任,征西大将军,南郑侯。

image.png

  赵云生前最高的官职是镇东将军,失街亭后贬为镇军将军,可见对赵云的不公。

  相比于魏延,可以看出刘备失去了对赵云的信任,一个主要真相是赵云与诸葛亮走的太近。入川时,赵云是诸葛亮的先锋,南征孟获亦是如此,刘备入川后对诸葛亮的关系很微妙,对法正“言听计从”,对诸葛亮“相敬如宾”。

  入川后,诸葛亮的工作重要集中在行政,法正、李严工作在军队上。正是刘备对诸葛亮态度的变化,诸葛亮不敢反对刘备东征孙权,于是便有了陆逊火烧连营,后来的永安托孤。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北伐,赵云开始得到重用,不过已经七十多岁了。

image.png

  赵云死后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刘禅追谥关张马黄四人为侯,偏偏没有赵云。后来姜维等人抱打不平,多次上奏刘禅,一年后刘禅追谥赵云为侯。按理说不该这样呀,赵云可是刘禅的救命恩人,事实上并非刘禅忘恩负义。

  刘禅追谥时,按照诸将生前的官职,按照四员上将的规格追谥已故将军,赵云身前最高是镇东将军,因此没有赵云。所幸的是,刘禅是“从善如流”的人,最后还是追谥赵云。

  纵观赵云的一生,真实的古代还是有些苦涩,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大英雄,却不能施展才华,死后又不能表彰功勋,着实令人心痛。也许陈寿,罗老先生可能是看到这一点,才在赵云身上增添不少色彩。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毗陵侯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擒杀,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中,与合力大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嗣,于是请求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为濡须督。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认为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之计攻破樊城外围。后来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招亲的历史真相是怎么回事?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历史上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所以事实上刘备根本去东吴,更没有了,说刘备乐不思蜀爱美人差点忘了江山,那可是千古奇冤呀。网络配图 刘备东吴招亲,是《》的精彩篇章。小说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描写得有声有色,煞是热闹。但都属于“戏说”,刘备根本未去东吴成亲,而是孙权着人送妹到荆州之地与刘备完婚的。刘备娶孙夫人,是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冬农历十月,阴历十二月。也就是赤壁战事一年之后。当时孙权在京口,即今江苏省的镇江市。《三国演义》让吴国太在甘露寺看新郎,一相娇婿容颜,那甘露寺就是镇江的佛寺,至今视作一处三国风物胜迹。只是吴国太那时已无缘去佛寺看新郎,孙权这位母亲——太夫人早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就去世了。 演义写刘备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刘备提出借荆州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的事。网络配图 刘备是以东吴女婿的身份,到京口去见孙权,求借荆州的,但孙权没有同意。当时周瑜上书反对,东吴群臣除外也都不赞成,后来周瑜病故,鲁肃到江陵接替周瑜职务,孙权才听取鲁肃劝说借荆州给刘备。那已是刘备与孙夫人成亲约有一年的光景了。后,刘备南征荆州的江南四郡,据有了长江以南荆州的绝大部分地盘。周瑜攻克江陵后,将江南岸的公安分给了刘备。刘备是在立营公安时与孙夫人成亲的,但成亲的地点不在公安,而在石首。 为什么没在公安结婚而在石首成亲﹖很可能是出于一种礼节上的考虑。人家将孙夫人自京口溯江而上千里迢迢送来,刘备得前往迎亲才是,比较理想的地点是离公安不远处的石首。石首城关绣林,地处江边,山色秀美,迎亲队伍张灯结彩,沿途锦幛成林,绣林之名即由此而来,石首也因而被称为“刘郎浦”。晚年至江陵,移居石首南游时所写《石首早发》一诗,首句即为“挂帆早发刘郎浦”。另一位诗人吕温经石首,亦曾口占《刘郎浦》一诗:“吴蜀成婚此水浔,步障幄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诗中的“明珠步障”,是诗人想像孙夫人乘步辇到石首成亲时华贵的景象。所以,刘备真正洞房续佳偶之处不在现今的镇江,而在现今荆州市的石首。网络配图 刘备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孙权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但结果事与愿违,对孙刘联姻未能起到应有作用,孙夫人成了这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孙刘联姻所以没能发挥作用,关键是荆州问题。由于荆州所处战略地位重要,孙、刘两家都势在必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赵云刘备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