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曹操和诸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有哪些诸侯选择归降曹操?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缘故,曹操不仅获得了众多人才的辅佐,也逐渐荡平了割据各地的诸侯。
在这一过程中,有些诸侯拒绝归降曹操,比如袁绍、袁术、马超、韩遂等。
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有哪些诸侯选择归降曹操?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段煨(生年不详~209年),字忠明,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也。
段煨是东汉太尉段颎同族兄弟,与太尉贾诩、张济、宣威侯张绣乃是同乡。
公元192年,董卓被吕布击杀后,段煨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兴平二年(195年),段煨迎接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供给衣食补给,与护驾将领杨定不和,引发激战十余天,听从汉献帝刘协劝解。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在曹操的命令下,段煨攻打黄白城,击杀李傕,夷其三族。
于是,曹操册封其为镇远将军、闅乡亭侯、北地太守,累迁大鸿胪、金光禄大夫。
张绣(?—207年),武威郡祖厉(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也。
作为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张绣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也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
董卓被杀后,张绣跟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
后来,张绣选择归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
但是,到了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
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因病去世,谥定侯。
因此,和段煨这位同乡一样,张绣也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刘琮(生卒年不详),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两城乡)人。
公元208年,刘表病逝后,刘琮继承了刘表的官爵。
不过,刘琮不仅没有真正掌握荆州,还迅速遭到了曹操大军的进攻。
在此背景下,刘琮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之下举荆州而降,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
后来,刘琮在曹魏担任谏议大夫,爵封列侯。
因为刘琮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曹魏也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了。
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诸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马腾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为人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
凉州刺史耿鄙被部下所杀后,马腾与王国、韩遂等在凉州共同反汉。
兴平元年(194年),企图连结朝臣诛杀权臣李傕、郭汜,但为其所败,只得回到凉州。
建安十年(205年),马腾协助丞相曹操破张晟,斩杀张琰、卫固等人。
后与韩遂不和,互相攻击,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和解,并被朝廷封为槐里侯。
由此,马腾在形式上归降了曹操挟持的东汉朝廷。
原本马腾可以在朝廷享受荣华富贵,不过,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腾之子马超起兵对抗曹操。
次年五月,马腾与二子均为曹操所杀,被夷灭三族。
张鲁(?-216年、245年),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
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诸侯,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
张鲁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
张鲁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在公元215年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鲁去世,谥号为原。
公孙康(生卒年不详),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
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一作庶子)、车骑将军公孙恭之兄。
建安十二年(207年),公孙康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
建安十四年(209年),公孙康大破高句丽,陷其国都,并讨伐韩濊,设置带方郡。
公孙康去世后,因两个儿子都年幼,由公孙恭继任。
、韩遂在关中,在益州,在荆州,在江东,在辽东向来不参与中原的斗争,可以存而不论。
马腾和韩遂在关中,但名义上关中的最高军事长官是钟繇。
而且,关中的局势此时仍然处在混乱之中,并不明朗,各派表面上都服从朝廷,但主要精力用在相互厮杀。
钟繇是的司隶校尉,一直是服从汉朝朝廷的,至少表面上如此。
官渡之战时,钟繇给曹操送了两千匹战马,支持力度算是不小的。
马腾此时也是服从朝廷的,并且,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派率领一小支部队,跟随曹操参加了官渡之战。
刘璋此时和已经闹僵,和刘表也关系很糟糕。
早在时期,刘表就向朝廷揭发刘焉在益州私造车辇之类御用物品,有。
之后,益州发生了等人的叛乱,刘表表示支持。
刘璋继位后,曾派益州重要人物赵韪率军进攻刘表,只是赵韪在前线突然回师成都,进攻刘璋,才就此作罢了。
官渡之战时,刘璋曾派了三百从征,以示对朝廷恭顺。
孙策此时已经平定江东,曹操在消灭吕布和袁术之后,也已经完全控制了江淮地区,两家是正面接触的。
但孙策此时的计划并不是北伐中原,而是想着溯江而上,与刘表争夺荆州,给他父亲报仇。
更重要的是,此时江东新定,人心不稳,江东地方豪强并未完全接受,中原流寓人士此时对孙氏也持观望态度,孙氏能不能站稳脚跟还很难说。
所以,孙策临死前曾叮嘱,如果在江东站不住脚,就要退回淮西。
而且,在此之前,在袁术称帝之后,孙策就与曹操结盟,要一起讨伐袁术,曹操也以朝廷的名义,拜孙策为破虏将军。
袁术灭亡后,孙策想让曹操表荐他为大司马,曹操不同意,双方关系转而恶化,但还没有完全破裂,依然维持着表面上的同盟关系。
官渡之战时,曹操以朝廷名义征召此时被孙策囚禁的,以及已经头像了孙策的华歆,孙策也都送给了曹操。
长江以南地区,从表面上看,刘表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一家,也是除了袁绍之外,唯一有能力直接威胁曹操的势力。
而且,当时刘表还占据着襄樊,最前线的新野已经在南阳盆地之中,离宛城不远。
在官渡之战时,曹操就一直很担心刘表会突袭许都。
但等人认为,刘表没什么进取心,不会这么做,让曹操放心大胆的与袁绍进行战略决战,不要过分担心刘表会和袁绍夹攻曹操。
因为刘表当时和曹操的地盘直接接触,加之刘表左右的刘璋和孙策都与刘表为敌,所以刘表此时与袁绍是同盟关系,共同对抗曹操。
同时,刘表还要随时准备应付孙策和刘璋的进攻,尤其是孙策一直试图进攻黄祖,刘表也要随时准备支援黄祖。
此外,这段时期还发生了长沙的张羡叛乱,一直在和刘表打仗,还没有完全平定。
所以,投奔刘表后,曾建议偷袭,但刘表并未采纳这个意见。
这样,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当时的局面就是,袁绍与刘表结盟,把曹操夹在中间,但曹操与刘璋和孙策结盟,保持着对刘表的包围态势,而且是三面包围,迫使刘表不敢轻举妄动,曹操才能够专心致志的与袁绍进行战略决战。
而且,官渡之战时袁绍倾国而出,对曹操来说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战,是输不起的战争。
相对而言,只有袁绍除了要面对曹操之外,周边没有其它比较强大的能够威胁到他的势力,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如果当时刘表按照刘备的建议,偷袭许昌,是否有可能成功呢?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刘备此时实际上并没有这个能力。
荆州当时在南方算是比较强大的,但开发程度也有限,人口比较多、经济比较繁荣的实际上都在长江以北,尤其是南阳郡,但南阳早就被曹操占领了。
刘表此时既要防御刘璋和孙策,还要在南线与张羡打仗,就算是他有心北上进攻曹操,实际上也并不可能抽调出太多兵力来。
随机文章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村民修路竟然挖出千年真龙,沉睡真龙腾空而起吓哭村民最有观赏性的悬崖跳水,从58米悬崖跳入水中腿骨脱臼聪明女人必知的男人心理学,学会了保证男人对你死心塌地千万别让不值得定律击中你,避免人性的弱点影响前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被封在赖地(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故又称赖叔颖。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公元前538年赖国亡于。
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
王问诸椒(伍)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
《左传·昭公》记载:“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 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申无宇曰.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民其居乎.民之不处.其谁堪之.不堪王命.乃祸乱也.” 赖国是先秦时期的割据国家之一,也是传说中赖姓的受姓渊源所在。
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今天,在人们开始重视对赖姓研究的同时,认真探讨一下赖国的历史,弄清其它望族所在和与赖姓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赖姓历史的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
本文定名为「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便是要解决与二者有关的一些问题。
随机文章他3次大呼:2个条约不能撕,1个条约不能签,希特勒不听,自食恶果隋朝末年晋阳起兵是怎么回事?晋阳起兵简介1998年大洪水出现龙尸真相,疑似数百米巨龙翻身所致日本干细胞再生人体器官,万能干细胞(生命的源头)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