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司马懿去世之后 作为兄弟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反目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司马师司马昭不内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几天后司马昭提着腰刀对司马师说:“哥哥,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亲报仇雪恨!”司马师吓得抱住弟弟大叫:“你忘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吗?我们不能如此不孝啊!”

  到底是什么样的仇恨竟然让司马昭如此痛恨柏夫人母子,在司马懿死后竟然要直接杀了她们?

  柏夫人是司马懿的小妾,晚年的时候还给司马懿生下了一个儿子司马伦。

  晚年时,司马懿特别喜欢年轻貌美的柏夫人,对于结发夫妻张春华非常不待见。对于丈夫的变心,张春华非常难受。一次张春华亲自下厨做了饭菜请司马懿过来,没想到司马懿直接发火,出言侮辱张春华。

image.png

  这件事之后,张春华整个人都不好了,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孤寂而亡。两个儿子见状都非常心疼母亲,同时对于柏夫人恨得牙痒痒。

  对于两个儿子心中的想法,司马懿心知肚明,但他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叮嘱儿子:“我走后,不要为难你弟弟司马伦,你们是亲兄弟,别手足相残。他没什么本事,封他为安乐侯,让他余生无忧即可。”说罢便闭上了眼睛。

  对于父亲的叮嘱,司马师觉得有道理,因此没有为难弟弟司马伦,只是和司马昭一起将柏夫人杀了,也算是为母亲报仇了。

  也许兄弟两做梦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一时的心软,直接开启了西晋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司马昭时期,对于权利的掌控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在他死后,儿子司马炎直接夺取魏元帝曹奂的位置,建立晋朝,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

  在初期,司马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广封皇族为王都手握实权。司马伦也趁此机会掌握了权利,被封为赵王,不久之后又封为征西将军镇守关中。

  无奈司马伦实在是没能力,掌握权利之后就开始赏罚不公,其镇守之地直接出现了暴动,无奈只能灰溜溜地回洛阳。

image.png

  司马炎在临终时非常看中孙子司马遹,觉得他有自己当年的风范。但他的父亲司马衷智力低下,不堪大用。

  就在司马炎想着是否要换太子时,大臣说了一句:好皇孙。

  最终,司马炎还是决定让司马衷继位,不过太子的位置必须是司马遹的。司马炎本以为以后司马遹继位之后,一定会将晋朝发扬光大的,但他算漏了人心。

  由于司马衷的智力低下,所有他的皇后贾南风开始干政,任人唯亲,朝堂之上一片混乱。

  司马伦见状也想分一杯羹,于是便放下姿态去巴结贾南风,没想到贾南风也不待见他,只打发给了他一个虚职。

  这件事也让司马伦十分不快,想着自己一定要报复贾南风,一雪前耻。

  几年后,贾南风为了去除自己的隐患,设计罢黜了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司马遹。

  这件事也让太子一党的人十分生气,无奈之下只能找到司马伦,让他帮忙去救太子司马遹。

  此刻,已经尝试过权利滋味的司马伦已经不满足屈居人下了,他要掌控朝政。

  等收到贾南风将司马遹杀害之后,司马伦直接带兵杀进皇宫。之后,司马伦控制了司马衷,自己掌握了政权,成为西晋的实际掌权者。

  后来,司马伦又不满司马衷,直接僭位称帝。不过他的好日子也没持续多长时间,其他的皇室诸王不满司马伦的政权,直接起兵。

  司马伦之后,历史上就开始上演“八王之乱”,天下彻底乱了,最终西晋灭亡。

  司马懿一早就看出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性,给他安排了一切。但无奈成年之后的司马伦心比天高,最终带来不可估计的灾难。若司马懿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生下这个儿子?

蜀汉中太监黄皓排挤忠良,乱政误国,蜀汉亡后司马昭将其活剐是怎么回事?。

时期,大家对三国时期的故事耳熟能详,不管是曹魏、蜀汉,还是孙吴,都在尽量抑制力量,不允许太监干预朝政。但人算不如天算,到了三国后期,蜀汉还是出现了一名乱政太监,仗着信任自己,其将蜀汉内部弄得一片混乱。因的存在,刘禅堕入深渊,沉迷酒色,不能自拔,其对国家不管不顾,蜀汉因此崩塌。 黄皓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生,但是死在263年。在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黄皓就一直服侍着他,除了阿谀献媚之外,黄皓基本没有其他本事。刘禅继承皇位后,对黄皓更加的器重,但由于此时还建在,黄皓不敢太猖狂,更没有胆量干预朝政,否则分分钟被干掉。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劝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当诸葛亮崩卒于五丈原之上,接替其掌权的是。董允也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良臣,黄皓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当每次董发现黄皓有干涉权政的苗头时即刻就向后主刘禅劝谏,每每都把黄皓给训斥一通,让黄皓也是不敢言语。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 延熙九年,董允去世,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陈祗不再排斥宦官黄皓,并与黄皓,使得黄皓开始有机会参与政事。他和黄皓互相勾结,控制了蜀政,并排挤等忠臣。姜维想杀他,每次都被刘禅拒绝。最后姜维害怕被其所害,于是只得退回沓中屯田,一时间竟然不敢回到成都。 后来邓艾功进蜀地,邓艾早就听说黄皓的为人,就想把他关了起来然后杀掉,不想,黄皓用钱和打通了人脉,又顺利的活了下来。公元263年魏灭蜀刘禅投降、押往洛阳,再次抓获了黄皓,以他“祸国殃民”为由,将他凌迟处死。 随机文章巨型小行星带含太阳系98%小行星,或为第十行星爆炸形成探寻美国恶魔之坑,直径1280米是超级陨石砸出来的(深180米)可怕的太阳系皮壳理论,人们看到的太阳系都是假象(阴谋论)北极冰川什么时候消失,冰川什么时候融化(全球变暖冰川消退)水星为什么没有生命,昼夜温度相差600度(水星上没有水资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司马昭为什么说“这天下江山是我哥哥司马师的”?

,字子元。他是《演义》中死对头的长子,其心的哥哥,一统三国的伯父。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司马师和乃父司马懿、乃弟司马昭一样成了奸诈、阴险的代名词,标准的一个乱世奸雄,反派人物。然而,倘若我们能够抛弃以蜀汉为正统的“罗贯中思想”,仔细研读一下历史,你会发现:司马师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公元208年,司马师出生于河内世家大族司家中。《晋书》中说他“雅有风彩,沉毅多大略”。司马师很小的时候,便有名气,与当时名士夏侯玄、何晏齐名。何晏评价他“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是也。”赞他有治国之才。成年后,司马师掌管选才之法,推贤任能,整顿纲纪,使文武大臣各司其职,朝野肃然。可以说,倘若生在治世,司马师一定是一位能臣。 可惜天下并不太平。当时已是三国末期,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们早已风消云散,零落殆尽。已死多年,诸葛亮也在五丈原被司马师的父亲司马懿给活活气死,“鞠躬尽瘁”了,一直活到七十一岁的也死了,天下只剩下司马懿一个英雄在那“荷戟独彷徨”。 自古以来,能力与权力始终是要相配的。能力超强的司马懿当然不甘心,他加紧了篡夺曹魏政权。而当时横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碍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式人物。公元249年,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控了曹魏政权。 搞政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这么重大的事仅靠司马懿一人之力是完不成的,和谁商议呢?外人又靠不住。司马懿看中了自己的大儿子司马师。司马师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全程参与了“高平陵之变”。父子二人,密谋策划,连司马师的亲弟弟司马昭都被蒙在鼓里。古语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行事机密是政治家最基本的素质。等到政变前夜,司马懿突然将行动计划告诉两个儿子,结果,司马师听后安寝如常,好像没事人一样,而司马昭听后却吓出了一身冷汗,紧张兮兮,。司马懿由此认定大儿子司马师更有大将气度。 据说,司马师曾经暗养三千名死士,散落在各地,等到举事那天,三千死士骤然聚集,仿如天兵下凡一般。这是《兵法》“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最经典诠释,它充分展现了司马师超凡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 两年后,司马懿撒手西去,魏国群臣以“既卒,伊陟嗣事”的古训,推举司马师辅政。司马师自任大将军,将曹魏军政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公元253年,吴国太傅率军攻打魏国新城,曹魏群臣如临大敌,纷纷建言立即发大兵迎战,司马师却十分沉着镇定,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形势,主张采取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战术,终使诸葛恪欲战不得,旷师日久,粮草不继,狼狈而退,在归途中还被司马师早已布置好的伏兵痛杀一顿。 如同曹操当年篡夺政权遇到许多阻力一样,在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了抵制和反抗。公元254年,魏国第三任和中书令李丰等企图扳倒司马师,推举夏侯玄辅政。但是,与曹操一样,司马师同样是一位出色的权谋家。他很快察觉到李丰等人的阴谋,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以企图“废易大臣”的罪名将李丰连同夏侯玄等人全部抓住,灭了三族。为了更好地实施司马氏的统治,司马师以天子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骄奢淫逸为由,奏请皇,将曹芳废掉,另立为帝。通过废一帝,立一帝,司马师的权力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司马师的身体却出问题了。司马师三岁时便发现左眼眶内生有肿瘤,虽经治疗,但是一直未根除。越到后来,肿瘤越厉害。到司马师48岁的时候,这个肿瘤也猖狂到极点。司马师整天强忍者疼痛理政。 然而,这一年却不怎么好。正月,魏国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举兵作乱,向司马氏发起挑战。而且那文钦大有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把自己的四个亲生儿子送去东吴做人质,以取得东吴的援助。两路叛军集结五六万人渡过淮河由寿春出发,攻占项城,兵锋直指洛阳。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司马师在剧痛中表现得十分镇定。 为了鼓舞士气,司马师带着病驱,亲自挂帅出征讨伐叛军。他审时度势,派监军王基带领前锋部队先行迎住叛军,调诸葛诞率豫州兵由东面进攻寿春,又令征东将军领军从南面截断毋丘俭退路,再派兖州刺史、名将统兵万余,由西北攻向项城。如此四路大军,已形成对毋丘俭、文钦的包围之势。 亲临前线后,司马师果断地命前锋王基抢先夺取叛军屯粮地南顿,自己则率军从汝阳急行至乐嘉,与邓艾军会师,叛军大乱,文钦先行撤退。司马师遣800精骑穷追猛打,先吃掉了文钦部。接着,司马师对毋丘俭部实行围而不攻战术,待其军心溃散,不战而败。毋丘俭仓皇逃跑,在慎县被人杀害。 司马师虽然十分漂亮地打赢了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拥曹势力,进一步巩固扩大了司马氏的权力,但是,司马师也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正当司马师得胜之际,文钦之子文鸯趁夜带兵袭营,司马师被从梦中猛然惊醒,一时急火攻心,他左眼中的肿瘤再也无法容忍眼球的束缚,终于夺眶迸裂而出,司马师撕心裂肺般地疼痛难忍。但是,为了不影响军心,司马师将自己裹进被窝,死死咬住被子,一直将被子咬烂,都没有喊出声来。司马师活脱脱一个版的邱少云。 文鸯被击退后,司马师班师,刚到许昌,便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对于毋丘俭、文钦的叛乱,司马师本可以不必亲自去征讨,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他毅然决然带病出征,直到为此搭上性命。在平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师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历代强权人物最凄惨的是自己突然暴亡,而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致使辛苦创下的功名事业瞬间化为乌有。公元255年,司马师死于许昌。由于没有儿子,临死前,他将权力移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昭。 历史证明,司马师做了一个多么英明的决定。司马昭接替哥哥任大将军后,对外西灭蜀国,南征东吴,基本荡定天下,对内,干掉曹髦,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只不过是顺手摘掉早已经熟透了的果子而已。 司马师是一个优秀的权谋家,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个将国家利益、革命大业看得高于一切的负责任的领导人,一个乱世中的英雄。所谓。成天下之大功的司马师,没有来得及享天下之大位,只活了48岁。但是,他却泽被后世。司马昭多次对人说:“此景王之天下也”。后来,开创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追谥司马师为景皇帝,算是对司马师一生功业的最好缅怀和评价。 从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趋势看,由三国分裂到晋朝统一,是历史的大潮流。司马师正是顺应了这个潮流,推动了历步,最终为此献出生命。这也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